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枣阳市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宋朝立法:杀人偿命。《水浒传》描述武松为兄复仇杀人判充军,宋江失手杀人判充军,杨志卖刀受泼皮激怒杀人充军。此现象表明

A封建国家,重用刑罚

B立法明确司法混乱

C立法严厉司法灵活

D司法不严统治不稳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尚书》中就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的词句。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材料记载了中国早起的民主制度②材料中的“民主”即“民之主”

③材料含有古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④材料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治国理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罗马法是指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推动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因素有

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②疆域的不断扩大

③居民成份的日趋复杂

④为近代法律奠定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史料记载的历史现象中,南北朝时期尚未出现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

C“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

D“时有七部尉,……南尉在草市北”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

A郡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三公九卿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察举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措施是

A实行行省制度

B实行册封制度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设置理藩院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

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宋代规定,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元世祖明确规定“凡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明太祖甚至亲创了“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犯脏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惩治贪污腐败,调和社会矛盾

B树立君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

C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

D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

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看来,梭伦改革

A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

B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

C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

D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古代斯巴达的监察官代表平民阶层,政治地位与国王元老院平等,其职权以监察和司法权为主,与以军事宗教权力为主的国王和以立法为主的元老院有很大的区别。这反映出监察官的设置

A推进了斯巴达的政治分权

B确保了斯巴达司法的公正

C保证各阶级参与国家政治

D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审议决策之权

B监察百官之职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B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C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D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教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谈及某种制度时说,“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学习了必修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以后把“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作为其探究课题,为此他在网上搜集了下列史料,你认为在其史料中与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关系最直接的是

A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C洪武九年,太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D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建置沿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烙印,通过对某地区建置沿革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演变历程。福建建置的沿革顺序是“福建节度使——福建宣慰使司——福建布政使司”,此沿革顺序对应的朝代顺序是

A秦朝——唐朝——明朝

B唐朝——元朝——明朝

C唐朝——明朝——清朝

D汉朝——明朝——清朝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当时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尚书省

B宣政院

C中书省

D枢密院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这是一段有关罗马皇帝哈德良的插曲。为了要举行祭祀仪式,哈德良走在前往神殿的路上。途中被一个女人拦住,这个女人说要向皇帝请愿,哈德良回答说:“现在没有时间。”抬脚准备继续前行。那个女人于是对着他的背影喊了起来:“既然这样,你没有权力统治我们!”听到此言后,哈德良转身回到女人身边,听取了她的陈述。这段插曲说明了

A罗马帝国妇女政治地位崇高

B罗马帝国的主权属于所有公民

C罗马皇帝哈德良十分贤明

D罗马帝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蒙古族与满族是实现中国统一的两个少数民族,其完成统一的相同条件有

①本民族的统一及民族政权的建立②军事力量强大

③国内其他政权的纷争或衰落④生产方式与文化的先进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C设立“中朝”“内朝”制度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材料反映了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B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C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

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910年5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以推断

A新政没有取得实际成效

B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C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

D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光和铜斛(东汉量器)上刻有铭文,其中有:“特更为诸州作铜斗斛称尺,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大小……令海内都同”。此器物和铭文可以佐证东汉

①意在加强中央集权②开始统一度量衡③维护思想上的统一④应用数学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制度创新是古今中外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秦朝政治制度中创新的表现。

(2))据材料二分析,英美两国各采用了何种政体?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在权力或地位上有何异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材料一:光武皇帝愠(怒恨)数世之失权,忿(气愤)强臣(臣下)之窃命(窃取权力),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材料二:(隋文帝)设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尚书省“事无不总”,地位高,权力大,但其长官为正二品,副长官为从二品。与尚书鼎足而三的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均属正三品。

材料三:明太祖时期,左丞相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门。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借有人告发胡惟庸“谋逆”,将其处死,并罢中书省,升六部尚书为正二品,直接对皇帝负责。定制不置丞相,“后嗣君不得议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请者,阗之重典”。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请完成:

(1)据材料一,东汉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唐朝发展了隋的制度,在中央实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什么现象?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5)从汉到清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的变化中,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元史》

材料三(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这两种意见的最主要分歧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

(4)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天子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狩四方,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夏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

秦汉时期巡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中央设监察机关——御史台监察地方行政,刺史分部巡视郡级行政工作,郡以下行政工作由郡国守相县令长乡长逐级巡视),即刺史巡视制度,用该制度监督地方要员。

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出巡地方,监察郡县,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性。唐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任务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共司监察而各有侧重。在“一台三院”的体制内,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唐朝巡视制度形式多元,分工明确,制度完备,为以后朝代所效仿。

明朝的巡视制度在封建专制史上是最完备的。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成立六个独立的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全国官吏,评论政务,规谏皇帝。清朝沿袭明朝,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

材料二虽然巡视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但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制度可以与之媲美。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

(2)综合以上两段材料,分析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存在哪些不同点,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