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巢湖市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诗中“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受封于“鲁”的是哪一类

A.王室子弟

B.功臣

C.商代贵族

D.诸侯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宗法观念

D.贵族世袭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中国把传宗接代作为最大的孝顺这种观念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孔子55岁才参与鲁政但不到三月便离职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常得到诸侯国当权者的热情接待和客气咨询。这表明当时

A.鲁国文明开发落后

B.仁政理念广受推崇

C.鲁国漠视礼仪教化

D.周礼制度影响深远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遭到诸国反对认为这么做是“上逆于天下不顺干人”的倒行逆施。这表明当时

A.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B.国君之位争夺激烈

C.宗法礼制仍然受到重视

D.周王干涉他国内政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

A.黄河中下游

B.长江中游

C.巴蜀地区

D.关中地区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王室子弟

今山西

功臣

今山东北部

王室子弟

今河南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王室子弟

今山东南部

王室子弟

北京-

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①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②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③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④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4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倡导“正能量”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经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中正

B.刺史

C.御史大夫

D.通判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秦简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汉书》的记载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位于亚欧大陆另一侧的欧洲西部则普遍流行民主制度或带有民主色彩的君主制度等。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传统不同

B.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心理素质不同

C.中国与西方的经济结构与形式的差异

D.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千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B.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

C.君主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D.君权至高无上的后果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的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地说明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

①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便利了郡县制度的推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消灭六国

B.严刑峻法

C.修筑长城

D.制度创新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宰相采用委员制……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材料描述的中国古代行政制度是

A.皇帝制

B.三省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

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

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

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溅到我的脸上了啦却不得不取消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

A.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

C.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他旨在强调科举制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时局和战的变迁

C.基本国策的改变

D.经济重心的迁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B.隋唐在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由一个皇帝的独裁专制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其主要依据是明清时期

A.废除了宰相制度

B.六部对皇帝负责

C.内阁掌握决策权

D.根除了割据势力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观察下列“穿越时空对话”图关于图中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1是民主制度的产物2是专制主义制度的产物

B.从图1到图2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C.从图1到图2的变化实质上是历史的进步

D.从图2内容已看到民主制度的迹象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

A.秦朝清朝

B.汉朝明朝

C.秦朝明朝

D.秦朝汉朝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②皇权更加巩固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④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写出西周、秦朝和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

2请你从上述三种制度中任选一种谈谈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奂……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予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予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材料四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舰这一困局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