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学者金庸说:“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金庸的观点是 A.宗法制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B.宗法制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 C.分封制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D.分封制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
|
2. 难度:困难 | |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主要是指 A.官员的职责经常变动并要受制于中央政府 B.官员的任职地域经常变动 C.官吏来源有一定社会性且由中央任免调遣 D.所有官员完全听命于皇帝
|
3. 难度:简单 | |
某条约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4. 难度:简单 | |
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 C.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
|
5. 难度:简单 | |
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表明 A.共产党承认土地革命的失败 B.国共合作抗战的局面已经正式形成 C.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D.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6. 难度:简单 | |
1949年9月,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此为重大事件,今后之立国原则与设施要点,俱在此中也。”此“重大事件”是指通过或发表了 A.《新民主主义论》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论十大关系》
|
7. 难度:简单 | |
有人指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这肯定了中国的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分权制衡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8. 难度:简单 | |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内,同11个国家建交,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除社会主义国家外,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邻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朝鲜战争的冲击 C.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影响
|
9. 难度:中等 | |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②任何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③法律制度完善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
10. 难度:简单 | |
史学家韦尔斯指出:“这种先把市民权扩展到一些易于控制的城市,继而又扩展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发展过程中一个很特别的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总是征服者被自己所征服的民族同化的情况,作为征服者的罗马人同化了被自己征服的民族。”这表明 A.罗马法的发展进程与市民权发展同步 B.罗马法的拓展有利于罗马文明的延续 C.从结果上看万民法就是市民权的扩展 D.罗马的武力征服与法律征服同样重要
|
11. 难度:简单 | |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梭伦十年不回的主要原因是他 A.认为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想漫游外国考察政治 C.对雅典社会已彻底失望 D.无法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
12. 难度:简单 | |
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 A.只是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 B.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 C.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D.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
13. 难度:简单 | |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认为:“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对“创造性的胜利”诠释正确的是 A.诞生了西方首个宪政文献 B.开启了代议制民主模式 C.成功实践了自由主义思想 D.创建了近代民主共和制
|
14. 难度:简单 | |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 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 C.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15. 难度:中等 | |
1947年,美国认为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②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 ③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的结束④表明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 难度:简单 | |
对下图中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多极化国际格局已形成②欧洲版图发生重大变化 ③世界政治局势动荡不安④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挫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7. 难度:简单 | |
如果要给下面漫画选择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
A.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B.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18. 难度:简单 | |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A.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
19. 难度:简单 | |
有史书记载:“水以轮济,假一毂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此农具的发明 A.体现了农业基本模式 B.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 C.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D.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
|
20. 难度:简单 | |
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
2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
22. 难度:中等 | |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是希腊城邦的“转世灵童”……显然,在美国人看来,国家精神远比国家形式重要。或者说,最重要的是国家精神,其次是宪法,然后才轮到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这就是“美国精神”,同时也是“希腊精神”。独立、自由、平等,科学、民主、法治,一以贯之,薪尽火传。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材料二 这个宪法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政思想。它根据五权分立的理论创立,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一个议会制的政体:议会有权制定法律,决定预决算、税收等重大事项;有权选举总统、副总统,并对总统任命高级官员行使批准权等。总统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蔡定剑《中国宪政百年回眸与脚下的路》 材料三“五四宪法”——开启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纪元。一甲子时光荏苒,这部堪称典范的“五四宪法”,依然闪烁着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璀璨光芒。六十年光阴似箭,虽然道路经历曲折,但这部宪法照亮了未来民主立法之路。 ——《“五四宪法”折射民主立法印记变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是希腊城邦的‘转世灵童’”这句话的理解。 (2)材料二中的“这个宪法”指哪部宪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该宪法体现的基本民主原则。 (3)对比材料一、二说明两部宪法的关系。 (4)材料三中的“五四宪法”制定于哪一历史时期?据材料三指出该宪法体现的立法精神。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宪政之路的认识。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两篇》中作了最充分的理论阐述。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这说明建立一种民主的政治制度早已成为许多英国人沉思良久的设想,而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恰恰反映了英格兰全民族统一价值取向的形成。 材料三 君主立宪制度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大国崛起》 材料四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和人民掀起了一次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1832年,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19世纪后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了半数,这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表现。这些创新有什么作用? (3)综合上述分析,你得到什么启示?
|
24. 难度:中等 | |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三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ЗАЕМ”意为“财政贷款”)
材料四 当《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作者米尔斯海默用其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来审视中国和平崛起时,他得出了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的结论。而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批驳米氏的观点时称,当理论已经与现实不符时,应当修正理论,而不是改变现实。……事实上,在中国崛起开始受美国战略界关注之时,也正是中美关系在“9·11”之后进入了一个新蜜月期之日。崛起大国必定要同霸权国家走向冲突的理论明显与事实相悖。……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是,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及国家发展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必然导致国家之间会为了争夺资源而战。那么,这个矛盾是否无解呢?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查尔斯·沃尔夫曾提出“宇宙空间论”,认为:正像宇宙空间是不断扩展的一样,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 ——刘建飞《中美关系: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3)归纳材料四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用史实予以论证。
|
25. 难度:困难 | |
宋代的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8世纪至13世纪的经济发展确实也推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当时出现的社会类型蕴含了许多现代都市文明的特点并且一直持续到19世纪,故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现代社会。……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材料四 钱钟书曾说: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据上述材料,从文明史的角度,概括说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3)材料四中两位学者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这与“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的观点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