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卓越联盟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商朝人崇信多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使商朝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②商王借此强化了王权

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④使商王决策失误,导致亡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周朝的“礼仪政治”到秦朝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的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走向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丞相掌握大权

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唐代宰相的“委员制”指

A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B.相权分立制衡

C.削弱了相权

D.行政权实现了真正的三权分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汉文帝曾派人“督监察御史”,唐朝丞相可“(弹)劾御史举不当者”,元朝规定“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这些现象说明古代监察制度

A重视监察官员自身素质

B.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

C.以弹劾官员为主要内容

D.以维护皇权为根本目的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清朝时期,中央机构理藩院的地位与六部相同,其重要职位是

A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B.直接统帅六部百司

C.利用宦官牵制内阁

D.规划边疆交通事务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始祖以其地广而险远

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理藩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宣政院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位于

A长江口南北诸省沿海地区

B.长江两岸地区

C.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

D.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特征的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勒索巨额战争赔款

C.增开内地通商口岸

D.允许在华开办工厂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下列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有发展了资本主义

B.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管理

C.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D.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国家独立自主权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三国干涉还辽瓜分狂潮开端其中三国是指

A美英法

B.俄英法

C.俄日法

D.俄德法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A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B.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的矛盾

C.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

D.不再追随西方列强,实行独立的侵华政策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列强在近代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的标志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二十一条的出台

D.《辛亥条约》的签订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世纪70年代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A英法

B.英俄

C.英德

D.俄法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赴俄谈判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中国政府代表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曾纪泽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中俄签订《改订条约》②左宗棠收复新疆③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④曾纪泽出使俄国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本意理解得比较确切的是

A维持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保卫大清国,反对外国势力入侵

C.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外来侵略

D.扶持大清皇帝,反对一切外国事物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瓦德西拳乱笔记》中提到:“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由此可见义和团运动的作用是:

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C.暴露了清政府的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D.抗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胡适受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影响,认为“新民”的意思是要改造中国的民族,要把这老大的病夫改造成一个“新鲜活泼”的民族。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中国的民族成为一个“新鲜活泼”民族的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消弱了华北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

A日寇扩大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B.各阶级人民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日寇侵华极大地损害了四大家族的利益

D.共产党不计前嫌,努力倡导建立统一战线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非选择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材料:(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材料五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中的“上”指谁?他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7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4)你同意材料五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说明理由。(只答观点,没有阐述理由,不得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察举制

科举制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人、门兼美”

“取士不问家世”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

材料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察举制”的内涵。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察举制,科举制有哪些变化?

(4)据材料,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5)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有何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