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别于重自然如希腊或超自然如印度、希伯来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传统。其主要反映中国文化

A.重鬼神

B.轻人性

C.轻自然

D.重人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柏拉图说:“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以下观点与之相似的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D.“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能够说明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A.批判精神

B.自由观念

C.政治主张

D.公民意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和谐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商鞅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关心两大实际问题:为君主提供富强的物质手段;以兵力确保君主广泛的霸权。该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哪项史实,足以说明法家思想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作用的一把“双刃剑”

A.分封制的确立和瓦解

B.秦朝实现统一和短命而亡

C.商鞅变法的成功和个人的悲惨结局

D.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和七国之乱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上述言论体现了

A.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B.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C.“兼爱”“节俭”的墨家思想

D.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辕固说:此是家人言耳。窦太后说,这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随后惩罚辕固入圈刺豕(猪)。汉景帝派人往猪圈里递进一把刀让辕固得以杀猪自存。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

A. 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B. 放弃休养生息政策

C. 维持无为而治思想

D. 存在无为、有为之争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汉代董仲舒曾提出“屈君而伸天”的主张。这表明他主张

A.用天来限制皇权

B.用天来加强君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使儒学处于独尊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

A.无为而治的思想

B.外儒内法的观念

C.尚贤非命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上述言论反映了

A.克己复礼的主张

B.独尊儒术的建议

C.顺应自然的理论

D.君权神授的思想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西汉董仲舒说:“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董仲舒这一主张的历史作用是

A.实现了对君主执政行为一定的约束

B.确定了儒学独尊的历史地位

C.强化了儒家伦理对社会的控制

D.建立起“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冯友兰认为中国经历了三次“新儒学”运动,其中前两次发生在古代中国。与前两次“新儒学”运动密切相关的大儒有

①孟子②董仲舒③朱熹④李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

B.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C.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

D.要“存天理,灭人欲”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某校高中学生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要为陆九渊设计台词。下列设计合适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有学者在评论某一观点时说:“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的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这一观点是

A.天人感应

B.知行合一

C.经世致用

D.格物致知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一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一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李贽在《藏书》中既反对专权,又称颂“圣主”;既同情农民起义,又视起义为“盗贼”。其认识源于

A.历史的局限性

B.个性的价值观

C.思想的矛盾性

D.主张的片面化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演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传统科技的兴衰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柏拉图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他的这一评价可以说明智者学派

A.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B.言行体现了艺术性

C.十分重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D.奠定奴隶主民主派的理论基础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点是

A.关注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强调人是认识的主体

C.个人的主观感受是判断事物的标准

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绝对正确和错误的东西——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智者学派的上述主张

A.适应了雅典直接民主的需要

B.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C.提供了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

D.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在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之前,他的朋友曾劝他逃离雅典,他回未答说:“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他接受了死刑,平静地饮下了一杯毒酒。苏格拉底说主张的“理性”是

A.个人的价值判断

B.人类内在的美德

C.个人利益的追求

D.城邦的政治秩序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史学家汤因比说:“雅典合法地处死苏格拉底所带来的道德失败,激起一位同时代的雅典天才对雅典及其所有事业的全盘否定。”这位“天才”曾提出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理念先于物质存在

D.三段论的演绎逻辑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

A.黄宗羲提倡“法治”

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既喜爱耶稣,也喜爱柏拉图;既尊重教皇的权威,也尊重理性的真理。”这段话最有可能描述的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甚至会给古人写信”,他在一封致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信中说:“我仅希望我能出生在你那个时代,或者你出生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不得不感谢你……因为你时常帮助我忘却当下的邪恶。”他所说的“当下的邪恶”主要是指

A.神学的束缚

B.政治的分裂

C.技术的落后

D.专制的盛行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观点中,与其他观点截然不同的是

A.履行“圣礼”……这是最重要的善功,它是使人获得上帝恩典的有效途径……而“圣礼”是必须由教士主持的

B.(教皇将审判所有的人,而不被任何人审判

C.《圣经》是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

D.可以解除灵魂在炼狱中所受的一切痛苦,至少须去7所指定的教堂诵经,并捐献1-25个金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非选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在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思想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在先秦一度成为“显学”的原因,儒家学说是怎样被“捧上独尊地位”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华民族的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4综上,说明儒家思想为什么能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人文主义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解读“个人主义”的内涵并概括指出“解决个人主义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渎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商人笃信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信条,形成了“重义轻利、贵理贱利”的主导思想,功利行为严格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在经营过程中恪守儒家“诚实守信”的原则,个别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其他商人与顾客的谴责和冷落,最终被排除出局,从此无颜归故里面对父老乡亲。贯穿他们业务及生存之道的仍是“以商致财,以财守本”的儒家观念,他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是晋中商人最终的归途”。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对晋商兴衰的影响》

材料二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它强调,要想成为上帝的选民,除了靠上帝预先安排之外,还必须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作为。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即使是经济上富有的人也不能逃避劳动。新教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传统儒学和新教伦理财富观念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导致两者不同的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财富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综上所述,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中的道德伦理观?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