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分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A玉器制造工艺的高超

B服饰礼仪制度的规范

C分封制度等级的森严

D宗法制度嫡庶的差异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请仔细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秦王政二十六年221),王贲秦国名将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秦并齐。下列秦朝对齐地的治理中说法错误的是

A齐地最高官吏是皇帝任命的郡守

B齐地人民使用的货币是半两钱

C齐地的军事事务实际由太尉负责

D文书往来有了统一的书写字体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中外朝制

内阁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清史稿》中记载“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由此说明清朝前中期

A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B内阁和军机处相互压制

 

C军机处的管辖权逐渐增强

D军机处专权威胁皇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

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时局和战的变迁

C基本国策的改变

D经济重心的迁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中记载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要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汉朝地域形势十分复杂

B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的权力

C汉王朝增加了郡县的数量

D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

A是国家主要决策结构

B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

C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

D成为位高权重的事实上的宰相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B隋唐在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

A唐高祖

B宋高宗

C明成祖

D明太祖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据材料可以推断出

A周王赏赐诸侯土地和人民

B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C分封制确保了周王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假设甲、乙、丙、丁四人回到西周请你判断哪一位被周王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乃举措暴众而刑太极故也”

D“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国之后也”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顾炎武说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分封制是一种落后的政治制度

B郡县制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

C顾炎武没有历史地看问题

D分封制带来诸侯的兼并郡县制造成统治者专制腐朽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地方行政制度中后来对中央集权威胁重大的有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②唐朝在边疆设节度使

③北宋在府州县三级之上加设“路”一级④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卷91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明代为皇帝掌管诏狱由皇帝亲自断案的重大刑狱的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这实质上表明

A司法审判权力的提升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D行政效率的提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B立嫡以长不以贤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比例增加说明

A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

B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C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

D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秦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官职是

A丞相、奉常、卫尉

B御史大夫、郎中令、太尉

C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D卫尉、御史大夫、廷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翁中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B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C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D相权不断遭到削弱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赋税

D掌管地方军事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隋书·地理志》“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说明

A汉高祖已认识到了秦亡之原因

B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

C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

D汉初封建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4依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须知科举考试必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的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创立的社会原因及其特点。

4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