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舍 D.坊
|
2.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日臻成熟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产工具不断改进②生产技术日益完善 ③水利工程相继兴建④农作物资源的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 难度:简单 | |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
5. 难度:简单 | |
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 B.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 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
|
6. 难度:简单 |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体现的土地制度是 A.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B.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封建社会的均田制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工具中被称为翻车的是
|
8. 难度:中等 | |
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 A.邸店 B.飞钱 C.坊 D.柜坊
|
9. 难度:简单 | |
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右方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A.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 D.刀耕火种
|
10. 难度:简单 | |
古代的货币主要是铜钱、铁钱和白银,但这些重金属都有携带不便的特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应运而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
11. 难度:中等 | |
宋代制瓷业发达,被称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佛山 C.武昌 D.开封
|
12. 难度:中等 | |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 C.保护农耕经济 D.防范“外夷”人侵
|
1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越窑八棱瓶,唐诗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道出了它“类冰似玉”的釉色特点。越窑八棱瓶代表的制瓷工艺形成于
A.商周 B.汉代 C.唐朝 D.明清
|
14. 难度:简单 | |
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产生于 A.关中地区 B.中原地区 C.江南地区 D.东北地区
|
15. 难度:中等 | |
“陈启沅(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族工业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清政府设置工厂
|
16. 难度:简单 | |
中国在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化专制的政策 D.闭关锁国的政策
|
17. 难度:简单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
18. 难度:简单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最重大的决策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拨乱反正,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D.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 难度:简单 | |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 A.甲午战争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20. 难度:简单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特点,对外开放首先开始于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开辟经济开放区
|
2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1958年的宣传画《刻舟称瓜》。它反映了
A.当时的农业高产丰收 B.农民生产技术提高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D.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
22. 难度:简单 | |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调整生产关系 D.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
23. 难度:简单 | |
洋务派在天津创办的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机器制造局 D.贻来牟机器磨坊
|
24. 难度:简单 | |
晚清时期,中国女报介绍西方的杰出女性时,逐渐从贤妻、孝女转向女爱国者、女政治家。这种变化表明 A.革命取代改良成为主流思潮 B.西方正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C.中国女性的政治地位已与男性完全平等 D.女报逐渐担当起国民教育的职责
|
25. 难度:简单 | |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八大的基础上又有新认识,表现在提出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
26. 难度:简单 | |
如果拍摄《记忆中国·1984年》的记录片,可以选择的事件有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③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温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④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7. 难度:简单 | |
下列现象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是 ①西、葡两国扩充资本 ②中国开始种植玉米、烟草 ③人们首次把美洲画在地图上 ④郑与下西洋 ⑤葡萄牙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
28. 难度:中等 | |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9. 难度:中等 | |
阅读并分析下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A.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 B.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 C.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 D.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
|
30. 难度:简单 | |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很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那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情感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D.“哥伦布给我们带来贫困”
|
31. 难度:中等 |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材料三 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发生了又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四 1956—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面对国家的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 材料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和政策因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 (3)根据材料3和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工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中我国出现了哪些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为纠正“失误”,党中央在1960年提出了什么经济方针? (5)填上文中代码所代表的历史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