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注:“服”即“服侍天子也”)据此推断,西周时直辖“甸服”之地的是 A.周天子 B.诸侯王 C.卿大夫 D.士
|
2. 难度:简单 | |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 违背人伦礼仪 B. 不利于社会进步 C. 重视尊卑贵贱 D. 有利于凝聚宗族
|
3.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 B.家国一体 C.天下为公 D.官僚政治
|
4. 难度:简单 | |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
5. 难度:简单 | |
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说明 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 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秦汉官僚的等级性
|
6. 难度:简单 | |||||||||||||
读表一。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表一秦朝九卿部分官员及其职能
A.具有封邦建国时代痕迹 B.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
7.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说明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君主专制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
|
8. 难度:简单 | |
秦朝将领赵佗在担任龙川县令(属于广东)时,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赵佗上书秦始皇,请求派遣没有丈夫的女子到龙川,“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便征召了1.5万名女子前往南越(包括龙川)。秦王朝这一做法 A.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 B.有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 C.促进古代经济中心南移 D.扩大了秦王朝的统治疆域
|
9.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由此可见,“推恩令”有效地解决了封国问题的原因是 A.王国从此受汉郡管辖 B.西汉从此不再有王国 C.列侯数多则王国力弱 D.王国嫡长子没有领地
|
10. 难度:中等 | |
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 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扩大元朝的统治疆域
|
11.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 A.是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
12. 难度:简单 | |
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易形成冗官现象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减少了决策失误 D.加强了君主专制
|
13. 难度:简单 | |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
14. 难度:中等 | |
“(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 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
15.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盛清时期疆域示意图,按照清朝中央官制,下列哪些区域的外交事务、朝贺往来由礼部负责掌管、接待
A.甲乙 B.己庚 C.乙丁 D.丙戊
|
16. 难度:简单 | |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
17. 难度:简单 | |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它比起东方各国发展缓慢 B.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 C.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民主政治 D.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
18. 难度:简单 | |
“(希腊)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城邦权力遭到滥用和误用 B.公民视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C.公民具有强烈集体荣誉感 D.公民积极性受到城邦调动
|
19. 难度:中等 | |
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B.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 C.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 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
|
20. 难度:简单 | |
亚里士多德说:“梭伦对双方都加以反对,而且尽管他无论同哪一方妥协都有可能成为僭主(指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但他宁愿招致双方的仇视也要拯救祖国并订出最好的法律。”这里的“双方”指 A.奴隶和奴隶主 B.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C.平民和贵族 D.改革派和保守派
|
21.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指出,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有: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见,该学者认为伯里克利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A.民主基础的扩大 B.对一般民众的讨好 C.阶级矛盾的缓和 D.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
22. 难度:简单 | |
“希腊民主城邦的宪政决定了普通公民具有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少的……要学会如何辩论,这就要求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这表明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宪政 A.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形成 B.提高了公民参政积极性 C.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 D.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
|
23. 难度:简单 | |
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与这一“错误”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个人决策 B.直接参政 C.公民意识 D.法律至上
|
24.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
25. 难度:中等 | |
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是推动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三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四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摘自《旧唐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3)据材料三,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4)材料四反映了唐末怎样的社会状况?后来宋太祖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哪三项措施?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挑选一些文学之士,让他们侍从左右,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参与大政。同时宫中传发书简奏章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武帝在临终前,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于是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开始成为惯例。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减轻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竞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 ——摘自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指出这样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
27.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至秦汉……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 ——《通典·职官》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一天,雅典公民帕罗椰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哥斯完成农活,自己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这天的公民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一项重要决定:设立雅典的日常司法机关——由贵族组成的“民众法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一项官职,其职责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3)请你指出材料三表述中有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