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广东省阳春市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有中庸思想,反对过和不及,认为要“恰到好处”

B.都怀着济世救人的热情,主线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C.都热衷于教育事业,创立学校,广招门徒

D.都对知识孜孜以求,著书立说,在文化上颇多建树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一艺术追求体现的思想源于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心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史学家陈衡哲在评论欧洲某一历史运动时说道:“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这里所说的“反动”主要指的是

A.否认宗教神学

B.追求高雅精致

C.享受现世人生

D.反对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思想解放的力度不够

B.文人们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

C人们绝大多数都信仰神圣的宗教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孟德斯鸿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

B.人民主权思想

C.天赋人权思想

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

A. 主权在民

B. 人身自由

C. 推翻专制

D. 思想自由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

材料二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荀子》

材料三

我是你养育的,是个血肉之躯,而且活得不错,仍还年轻,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你都不该责备我有着青春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是受神秘力量支配的呀。

——《十日谈》

材料四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五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中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

2材料三和材料四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区别何在?说明了什么?

3比较材料二材料五中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异同之处。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高三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分成了群星闪烁分道扬镳西学东渐三个步骤,展开研究。

群星闪烁

材料一

孔子说:“智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是知识”,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由教育而来”。

分道扬镳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l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