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明朝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市民文化开始兴起

C.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

D.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

A.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

B.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

C.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

D.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关公战蚩尤”是流传较广的一则神话。据考证,该神话以片段形式散见于御祭文、类书、道藏经、笔记小说、盐法类政书、地方志书中,有多种文本流传。它先经佛教原创,后有道教加工、俗世确立信仰,最终进入地方编年史,成功地对接了正史。这说明

A.神话能反映人们的价值追求

B.神话因荒诞而缺乏研究价值

C.佛道合流颠覆社会意识形态

D.研究神话叙事必须溯源而循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神灵,蛊惑青年”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焚毁;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这说明

A.人文精神深刻影响雅典社会

B.神权主宰雅典社会各个领域

C.城邦对公民思想自由的限制

D.哲学家在雅典没有生存环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A.世俗清醒的世界观并未出现

B.亟待改变传统的基督教信仰

C.用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受18世纪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启发,法国政府在1795年用十进制的简便的米制取代了各地区不统一的度量衡。对革命的信徒来说,共和国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在这个新时期内,科学压倒了迷信和愚昧。全国通用一种度量衡,法国就将更接近一个‘不可分裂’的共和国。……米制很快被科学家们广为接受。但是法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坚持用原来的度量衡。”材料表明

A.理性主义使政权得到巩固

B.科学方法对知识阶层影响较大

C.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

D.追求理性已成为社会共识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是禁止吃爆米花的,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种改变最能说明

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

B.电影艺术呈现出了大众化、商业化趋势

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

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学者研究指出,宋代官僚士大夫是当时书画消费的主体,部分平民也趋之若鹜。这反映了宋代

A.市民阶层成为城市消费的主力军

B.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文化繁荣

C.书画艺术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构建的手段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针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严复主张“体用不二”,提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此主张的目的是

A.反对学习西方技术

B.完整系统引入西学

C.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中西体用完全对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梁启超说:“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以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下列主张与梁启超意图相似的是

A.民为邦本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其主要目的是

A.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B.从语言上重构意识形态

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商人的宗教观念是万物有灵论,甲骨文卜辞中有祈祷仪式与祭祀仪式的记录……,诸神中有帝或上帝,此外有日神、月神……山神、河神等。帝或上帝主要具有自然权能与战争权能,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王本身,而不作用于王以外的其他人。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商人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B.商人的宗教观念形成了理论体系

C.商朝的教权高于世俗王权

D.甲骨文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A.东厢房

B.西厢房

C.北房

D.南房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西周时期的学校实行“六艺”教育,所谓六艺是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礼、乐是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标

B.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

C.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

D.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B.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打破了“部落政治”的举措是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

C.实行禅让制

D.实行郡县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

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出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材料反映战国时期

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

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

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宗正是中国秦至东晋朝廷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之官,秦九卿之一。清朝宗人府,主要负责皇族的户口,维系皇族血脉的纯正,管理皇族的事情,服务对象是皇室家族。这反映出

A.宗正不属于法定中央机构

B.宗人府取代了礼部的职能

C.皇权至高无上

D.“家天下”的政治色彩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权力。这反映出当时

A.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意图

B.吴起变法加强了魏国集权体制

C.魏国地方管理实行郡守负责制

D.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都是武将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刺史制的建立

C.郡县制的推行

D.科举制的确立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注: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大姓、士族都在修家谱,以明统系,宗族不相混淆。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

《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

材料三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宗法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并归纳其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以来宗族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评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三、连线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圣雄甘地是印度国父,他感召和引导着印度人民用和平的方式获得了独立解放,也给迷茫和狂乱世界带来了一种希望,一种光明。

材料一

非暴力的核心是爱和感化。甘地继承了古代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观中的“戒杀”原则……虽然甘地的“非暴力”学说带有很浓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但是也表现出他对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强烈追求。

——朱明忠《学者评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材料二

非暴力抵抗是一种自我纯洁的过程,而我们的斗争又是一个神圣的斗争,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自我纯洁的行动,似乎是很恰当的。让印度的全体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当作绝食和祈祷的日子。……孟买的总罢市是完全成功的……那时的盐税是极不得人心的,而且不久以前还有过一次争取取消盐税的强大运动。我因此建议人民可以置盐税法于不顾,在各人家里,用海水制盐。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售卖禁书。……把这两本书加以重版并公开售卖似乎是进行文明的不服从的最轻易的办法。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非暴力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甘地倡导“非暴力抵抗”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印度民族独立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容闳大事年谱

182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一户贫户家庭

1834年去澳门一所教会学校上学,兼修中西课程,旋因学校停办,回家务农

1847年随马礼逊学校校长勃朗赴美,入孟松学校学习。后,考入耶鲁大学

1854年耶鲁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秋,回国

1859年到达天京,会故人洪仁玕,提建国七策,不用

1863年入曾国藩幕,建言改设来复枪厂为机器厂江南造船厂前身,采纳

1871年出任出洋局副委员,办理派遣赴美第一批留学生具体事务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建言张之洞雇佣外国军队偷袭日本本土,不用

1896年建言清政府兴办国家银行、修筑全国铁路,计划皆被盛宣怀破坏

1898年参与康有为发起的保国会,参与维新,事败后,藏身上海租界

1900年到新加坡,与康有为、丘逢甲等商讨武装营救光绪帝事宜

1902年联络美国军事专家荷马·李,计划筹款,训练武装力量,支援中国革命

1910年介绍孙中山与荷马·李联系,共商推翻清政府计划

1912年逝世于美国,遗言其子女回国服务

——据雷颐《历史:何以至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容闳一生的近代化变化轨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容闳一生不断变迁的历史动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