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在隋朝及唐初,御史台只管揭发,并且只要根据传闻即可奏劾。开元之后,在纠举之前,往往要“推覆理尽,然后弹之”。这说明 A.唐朝开元之后监察重证据 B.捕风捉影是当时监察的特征 C.弹劾皇帝是监察官的主要职责 D.唐代监察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
|
2. 难度:简单 | |
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票拟批答,以备顾问
|
3. 难度:简单 | |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D.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
|
4. 难度:简单 | |||||||||||||||||||||||||
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
5. 难度:简单 | |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
6. 难度:中等 |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和 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 ”应为 A.五口通商权 B.领事裁判权 C.最惠国待遇 D.内地传教权
|
7. 难度:中等 | |
袁南生在《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中写道:“《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了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而是不久就试图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极力想取消条约中关于公使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历等条款,而公使驻京是皇帝特别要打掉的“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这最能反映出清政府 A.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B.不顾民族利益 C.不认真履行条约 D.对世界大势认识不明
|
8. 难度:简单 |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巨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
9. 难度:简单 | |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
10. 难度:简单 | |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天京保卫战
|
11. 难度:简单 | |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作者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
|
12. 难度:中等 | |
义和团运动期间,发生了山东高密的乡民抗德筑路事件。时人分析原因道:“查明此次聚众阻工。实因华德铁路公司屡议改道,致有碍濠里水利。实因办事不遵章程,挖毁苗麦、菜蔬;遇有坟墓,不待迁徙,即行刨掘;地价又未预发所雇华工,复遇事借势欺压乡民,乡民愤恨已久。”材料反映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高密民众仇视铁路盲目排外 B.铁路设计有碍水利、挖毁苗麦 C.铁路修筑不尊民俗盘剥乡民 D.帝国主义野蛮凶残危及民生
|
13.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光绪(1875年即位)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这…年旧历闰八月)外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的布告(局部)。由此得出
A.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B.表明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说明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D.这一情形出现在英法联军侵华期间
|
14. 难度:简单 | |
《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B.许多参与者具有盲目性 C.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 D.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
|
15. 难度:简单 | |
1912年2月12日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
16.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强调辛亥革命 A. 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 B. 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 C. 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 推动了中国社会移风易俗
|
17. 难度:中等 | |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或“权威危机”之中,不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国家形式。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传统集权官僚体制崩溃。民国实质上是一个“军绅政权”,新的中央政府仍徒具形式,在“共和”的招牌下,国家实际陷于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状态。材料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不具有实质意义 B.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性 C.中华民国的局限性 D.共和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
18. 难度:简单 | |
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
19. 难度:中等 | |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皿,革命精神。”这一誓词激励下掀起的革命运动 A.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取得了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20. 难度:简单 | |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
21. 难度:中等 |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
22. 难度:简单 |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官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 B.“官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 C.“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 D.“科举社会”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
|
23. 难度:简单 | |
“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 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
|
24.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消灭六国 B.制度创新 C.修筑长城 D.严刑峻法
|
25. 难度:简单 | |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 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 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经验 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 D.正确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
26. 难度:简单 | |
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
|
27. 难度:简单 |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讲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写道:“……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科举制
|
28. 难度:简单 | |
明代的科举制划分了“南榜”“北榜”“中榜(安徽及西南诸省)”,分别占录取总额的55%、35%和10%;政府还明文规定各地的录取名额,各州县均有一定的配额,即使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也会有人才被录取。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体现公平公正 B.安稳人心,巩固政权 C.更有效选拔人才 C.加强中央集权
|
29. 难度:简单 | |
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从宋朝官僚政治开始衰落
|
30. 难度:简单 | |
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 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属于中央司法机构 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
|
31.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所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具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