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宗法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 A.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 B.血缘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C.周王衰微,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势力不断增长
|
2. 难度:简单 | |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全球公务员考试制度滥觞的是 A.秦朝军功爵制度 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 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
|
3.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机构,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机构,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下列属于这类史实的有 ①西汉设置刺史②元代设置中书省③明朝设置内阁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形成 B.神权与王权结合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王位世袭制确立
|
5. 难度:简单 | |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维护社会的安定 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区分血缘的远近 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
6.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它最大的局限在于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根据材料,对中国古代的政权解读错误的是 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缺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 C.专制主义集权思想浓厚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
|
7. 难度:简单 | |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 A.树立了官场廉政之风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削弱了内阁的权力 D.扩大了统治基础
|
8. 难度:简单 | |
余秋雨在其作品《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 A.科举选官更利于国家行政管理 B.选官制度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 C.科举及第者已控制了整个国家 D.以门第为依据的选官现象已被杜绝
|
9.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表明此时西汉王朝已实行了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中央监察制度 D.地方监察制度
|
10. 难度:简单 | |
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其中“最有生气的成分”是指: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度 D.军功爵制度
|
11. 难度:中等 |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和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
12. 难度:简单 | |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①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权更加巩固 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④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3. 难度:简单 | |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14. 难度:简单 | |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是 A.赔款2亿两白银 B.开发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C.割让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15. 难度:中等 | |
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广州。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战前,多次操练演习。材料表明 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 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 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 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
|
16. 难度:简单 | |
“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 B.列强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 C.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D.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
|
17. 难度:简单 | |
近代某条约规定:“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18. 难度:中等 |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9. 难度:简单 | |
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其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 A.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B.中国关税不能自主 C.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实施 D.列强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
20. 难度:简单 | |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造成的结果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21. 难度:困难 | |
历史上人们对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 ——颜元《习斋四存编》 (1)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所说的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代到唐代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 (3)据材料四,分析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清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不愿意了解西方情况,所以到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统治集团对敌情的无知达到惊人地步,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什么地方。他派人审问英俘,竟然提出了“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材料三:英国人眼中的中国:英国外交官马嘎尔尼: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1)根据材料回答近代西方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2)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说明近代以来西方西方列强侵华方式上有何阶段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