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江西省宜春市高补班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

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C.西周等级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说:“自秦开始,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完成了其形式合理性的工作;至及汉代,则赋予这种体系以价值合理性。”这里的“形式合理性”主要是指

A.结束七国混战,实现军事上的统一

B.以皇权为中心,三公既配合又牵制

C.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中央集权制

D.宣扬“君权神授”,实现了皇权至上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如苏轼祖父名序,所以代人作序便改“序”为“叙”,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看出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张居正传》载:“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这表明明朝时

A.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君权

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主要在于

A.是全体雅典人的民主

B.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C.能充分调动雅典人民参政议政的积极

D.有利于实现民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事业”。从中可以看出雅典公民

A.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

B.绝对服从于城邦的需要

C.有着强烈的政治需求

D.在城邦中失去了自我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这批判的是

A.隋唐的科举制

B.雅典的民主制

C.罗马的法律制度

D.欧美的代议制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古罗马法学家指出:法律是关于公正和不公正的科学;法的箴言不是别的,就是诚实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与此相吻合的是

A.“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

B.对法的不知是不可原谅的

C.“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

D.刑罚应当成为对人的改造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这说明

A.罗马法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法律

B.罗马法在近代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运用

C.罗马法内容包罗万象且条理明晰

D.罗马法的某些理念具有普世性的意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学者针对英国政体指出:“关于这个最高权力机关,就年代看,它是一个稀奇古物;就地位看,它是至尊无上;就权限看,它是无所不包。”该机关是指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最高法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政治体制中“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这里的“它”行使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行政权

D.监察权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无产阶级革命迅猛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了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统治,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

B.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

C.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

D.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广州。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战前,多次操练演习。材料表明

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

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

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

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中写道:“有关西方的事务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70年代和80年代称为‘洋务’和‘西学’,在90年代就称为‘新学”’,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发展

B.中国人从鄙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D.中国与西方关系由对抗到和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美国根据1906年国会通过的立法成立驻华法院,在美国司法系统中其地位与联邦区法院相等。英国根据1925年枢密院令,在上海设立最高法院。这些规定与哪一权利有关

A.领事裁判权

B.协定关税权

C.租赁土地特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地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A.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B.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C.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下列的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北京《晨报》发表了北京政府顾问、外交委员会委员林长民的文章,该文沉痛叹息“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作者发出这一叹息的背景之一是

A.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B.清朝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D.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斗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毛泽东作出此判断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D.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空想主义者欧文创办了棉纺织厂,他以慈善者的身份关心工人,禁止十岁以下的孩子进工厂工作。为了减轻工人的家庭负担,他第一次为五岁以下的孩子创办了幼儿学校,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纪律为宗旨。对欧文这些举措评价正确的是

A.具有空想性,违背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B.具有欺骗性,讨好工人是为了更好的剥削

C.具有进步性,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完善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巴黎公社革命有一定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列宁《四月提纲》出现后,普列汉诺夫评价为“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

A.他正确地分析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B.他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过渡指明方向

C.他认为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他认为俄国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条件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十月革命“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A.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B.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表: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至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

第二条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美国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此后一个世纪,对科举制的上述评价一直是史学界的主流现点。

近年来,史学界对科举制重新评价的观点抬头,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新现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庋的源头。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某种意义也是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评论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现点展开评论;现点明确,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

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提出这一任务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次合作对中国历史的进程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