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局一高高三上期开学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A.男尊女卑思想

B.专制王权影响

C.个人主义心理

D.家族宗法观念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则材料说明唐朝三省制

A.不能节制和约束君权

B.诏令须由政事堂决议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

D.门下省单独决策国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

B.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

B.小国寡民

C.封闭保守

D.彼此隔绝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当时的雅典公民广泛参与城邦事务。但也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如数千群众聚在一起制定法律审查执政官的行为,宣召伯利克里解释其行为,不仅处死了苏格拉底,更处死了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大胜仗的六个将军。这反映了

A.古希腊缺乏法制传统

B.公民道德素质的下降

C.直接民主会损害自由

D.雅典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贵族的妥协让步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B.通过平民的不断斗争来保障平民的利益

C.适度调整公民内部关系来稳定社会秩序

D.借助频繁的领土扩张来维护帝国的统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这段文字反映出

A.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C.三权分立的原则

D.共和政体的实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在遭到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

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

B.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

C.达到禁绝鸦片的目的

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此举反映

A.“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

B.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C.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

D.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 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 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 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 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

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

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启蒙思想家

B.自由主义者

C.空想社会主义者

D.马克思主义者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点是

A.都是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B.都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

C.都是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共产党都放弃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毛泽东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毛泽东这一论述的背景是

A.解放后共同筹建新中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D.文化大革命中制度破坏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的法律依据应该来自于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

A.构想正式提出

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C.有了宪法保证

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从1950年开始,苏联给中国大概40亿美元的信贷,包括291个工业项目……苏联提供了中国所有的喷气式飞机,大多数军事设施,即使现在中国购买的几乎所有的航空燃油都是从苏联通过铁路运来的。”这主要由于新中国当时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原有外交关系

B.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C.奉行结盟苏联的“一边倒”战略

D.重返联合国提高了自身国际地位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套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内容的纪念币,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对此最为合理的认识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

A.注重实验

B.涉及政治、经济、生活等多个领域

C.是下层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均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的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画派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可以看到,至明代中后期,古代封建社会业已高度成熟,在明成化、弘治与正德年间(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叶),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苗头已经出现;明嘉靖年间至明末(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中叶),新的近代社会因素更为普遍而显著地增长起来,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开始启动。……因而,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显然就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张显清《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材料二

它们既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即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又揭开了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的序幕,并构成中国新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重要部分。……这些企业锻炼了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培养了使用机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介绍翻译科技书籍。这些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对早期私人资本家来说是一次示范。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新因素促使明代后期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开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并概括该事件在促进中国近代化方面的作用。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婚姻习俗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婚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了十姓百世不通婚。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