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国“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接说出或写出,否则视为大不敬。”即避讳制度。避讳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国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通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家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
|
2. 难度:简单 | |
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蒙古族集中的各北方行省享有免粮赋特权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皆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
3. 难度:简单 | |
某时期,道教因当时社会变迁而强调参与、改善社会,开始盛行“神仙需下凡,厉经劫难”的理念;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种社会变迁是指 A.西汉初年经济凋零,故道教主张救济生民 B.隋唐科举制度兴起,故道教重视科考功名 C.宋代庶民社会崛起,故道教强调入世苦行 D.明清社会贫富不均,故道教提倡行善济民
|
4. 难度:中等 | |
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即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材料不能说明归安县 A.农村己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农业与手工亚结合,多种经营 C.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分工明显 D.商业贸易活跃,平衡当地经济
|
5. 难度:简单 |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在此,费正清 A.支持了“鸦片故争是一场商业战争”的观点 B.揭示了鸦片战争是英国对华侵略扩张的实质 C.阐释了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战争结果 D.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
6. 难度:困难 | |
《世载堂杂忆》载:“天王抵武昌,急欲渡江,直捣北京。东王主张先下南京,效朱明建国故事,立定根基,再行北伐。时届秋冬,将士亦惮北方严寒,故决东下。”这表明此时太平天国 A.提出了推翻满清王朝的目标 B.东王实际权力已经超过天王 C.已经建立了巩固的后方基地 D.领导集团故略上存在分歧
|
7. 难度:中等 | |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性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主要在于洋务运动 A.发动“商战”,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创办新式学堂,改变了封建政府的文化教育体制 C.开办近代企业,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D.改革政治体制,开启了君主立宪的民主宪政之门
|
8. 难度:中等 | |
一位学者在其著作中描述了某重大历史事件:“在经济领域中,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这就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
9. 难度:简单 | |
恩格斯说:(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英国这次一“新的斗争”指的是 A.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 B.1742年议会反对内阁 C.1784年内阁解散下院 D.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
|
10. 难度:中等 | |
1953年,苏联农庄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之对应,人均粮食产益品为432千克,人均肉类产品为3O千克,分别比1913年低近70千克和2千克。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玉米运动造成农庄损失巨大 B.斯大林模式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停滞不前 D.英雄母亲政策造成人口增长过于迅速
|
11.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福利政策的实施已然严重阻碍了美国经济发展 B.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有力冲击着两极格局 C.越南战争已将美国经济拖入了‘滞胀”的轨道 D.欧、日经济的迅速发展威胁着美国的霸主地位
|
12.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保障了经济安全 B.德国再次统一改变了经济集团力量对比 C.苏联势力退出欧洲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清朝历史的分析,可以得出一条明确的教训,就是生存的关健,在于对时代的挑战所作的建设性和创造性能力。满人在17世纪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这种调整;而在进入19世纪以后,因缺乏相应的调整能力而失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清王期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救亡图存。为此,两大政治运劝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一个是由康有为领导的维新运动并延续到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另一个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起初,进步改革派居于主导地位,但当清期的“新政”努力被证明是敷衍了事和排斥汉族官员时,它的丧钟便已敲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自19世纪开始,德意志便走上了~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德意志不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实现民族国家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建立)是一个威权国家,在政治上推行独具特色的、缺乏议会民主制特征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主导经济发展,自上而下地推行福利国家建设,以解决社会矛盾,消除无产阶级试图发动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仲威权国家使德国既可以避免沙皇俄国式的专制,又可以避免英国和法国那样弱小、颓废和低效的民主政体的弊端。为此必须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服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民族强大、人民生活、政治参与等问题必烦在传统国家与封建贵族领导下“自上而下”地解决。德意志道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德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体制的完美结合。 ——摘编自钱金飞《世界历史》(2016·9)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面临的“挑战”,并简要说明清政府应对时代挑战的“建设性和创造性”能力及最终结果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德国选择的现代化道路的特点。概括近代中、德两国不同历史命运的重要启示。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旗帜鲜明地阐述其政治主张:“吾人宁取共和民政之乱,而不取王者(君主专制)仁政之治。盖以共和民政为自动的自治的政制,导吾人于主人地位,于能力伸展之途,由乱而治也。王者仁政为他动的被动的政制,导吾人于奴隶地位,于能力萎缩之途,由治而乱也。”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陈独秀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选择此政治主张的理由。(12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说明充分,合乎史实和逻辑)
|
15. 难度:困难 | |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当时有铸大钱和无限制发行不兑换纸币等各种主张,户部官员玉茂荫1851年上书《条议钞法折》,建议发行有限数量的纸币并采取逐步分批增发的方式以缓和财政危机,并提出币制改革的关健是要有良好的信用为前提,达到“先求无累于民,而后求有益于国”。但1853年清政府发行不承担兑换责任的“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致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1854年他上《再议钞法折》,重申“钞法贵于行之以渐,持之以信”;提出了四条建议“拟令钱钞可取钱也”“拟令银票并可取银也”“拟令各项店铺用钞可以易银也”“拟令典铺出入均准搭钞也”。他认为这样“而不至于甚为民累。虚实兼行,商民交转,庶几流通罔滞。”三天后咸丰发布“上谕”,其“先不能和衷共济,只知以专利商贾”,调离户部。 ——摘编自叶坦《徽州经济文化的世界走向——<资本论>中的王茂荫》 (1)根据材料概括王茂荫的货币改革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财政危机的原因。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除却战场上的伤亡人数外还有数千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流行病。1918年春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严重的一次流感,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人们由高烧病例而死亡,据统计,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仅印度就有700万人死亡,西非夺去了100万人生命,大平洋岛屿总人口的25%死亡,到1919年中期此次流感消失时,它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超过了一战四年的死亡人数。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此次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的海路文通和海上贸易可能促进了这种传染病的蔓延,所到之处带来了快速死亡。此流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没有额外的兵力再作战。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18年流感爆发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约BCl792~1750年)集以往法典之大成编纂了该地区涉及范围最广最为充整的汉穆拉比法典。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提供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命令等等都要处以死刑。民法部分对价格、报酬、商业交易、婚姻关系和奴隶买卖等都进行了规范。法典以“同态复仇”为原则,罪犯受到的惩罚应该与他给被害人所造成的伤害一样,不过在施行这一准则的时候也顾及到社会等级不同,譬如一个自由民伤害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晴或骨头就必须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或骨头作为惩罚。但是,倘使一个自由民伤害的是一个奴隶的眼晴或骨头,那么他只需交纳银子作为罚金即可了事。汉穆拉比通过法典建立起一套公共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辽阔的巴比伦帝国之内的统一有所贡献。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