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 B.血缘 C.信仰 D.地域
|
2. 难度:简单 | |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记录了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下列制度中,与家族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
3. 难度:简单 | |
周公东征后,“封建亲喊,以藩屏周”,“兼制大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中的“封建”是指 A.建立周朝 B.分封诸侯国 C.委任官职 D.实行郡县制
|
4. 难度:简单 | |
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观察下图,鲁国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
5. 难度:简单 | |
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 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 B.闽南、两广一带 C.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 D.宁夏、陕西一带
|
6.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的、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边王朝已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B.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迅速扩大
|
7.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地方高官及诸侯王 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赋税 D.掌管地方军事
|
8. 难度:简单 | |
图1所示的是唐代中央机构,其积极意义是
A.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
|
9. 难度:简单 | |
《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
10. 难度:简单 | |
有关“湖广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
1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同学们探究课上做出的(明朝中央机构设置简表),由此可以看出
A.宰相制度已被废除 B.锦衣卫仅对内阁负责 C.三省六部制开始设立 D.军机处失去了作用
|
12. 难度:简单 | |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
13. 难度:简单 | |
右图是江政启《漫画中国史》中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开始进入中国沿海 B.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了进一步的无理要求 C.鸦片战争是由英、法、美等共同发起的 D.《南京条约》刺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
|
14. 难度:简单 |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
15. 难度:简单 |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胶澳租界条约》
|
16. 难度:简单 | |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
17. 难度:简单 | |
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下图所示城市状况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
18. 难度:简单 | |
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9. 难度:中等 | |
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 A.赔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
20. 难度:简单 | |
粱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粱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21. 难度:简单 | |
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22. 难度:简单 | |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23.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一幅19世纪末流行于河北、山东一带的传单,上有对联:“猪精邪叫自洋传欺天地灭祖宗万箭千刀难抵罪”,“狗屁妖书如粪臭谤圣贤毁仙佛九州四海切同仇”。这份传单最有可能出自于 A.太平军 B.洋务派 C.义和团 D.同盟会
|
24. 难度:简单 | |
与图1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天京事变 B.黄海海战 C.武昌起义 D.台湾保卫战
|
25. 难度:简单 | |
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联中的“公”指的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徐骧
|
26.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某次战役的示意图,这场激战三个月的战役是
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
27. 难度:简单 |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打下了重要基础。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 A.王明、张国焘 B.蒋介石、汪精卫 C.孙中山、黄兴 D.张学良、杨虎城
|
28. 难度:简单 | |
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
29. 难度:简单 | |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
30. 难度:简单 | |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南京条约》《天朝田亩制度》日本在南京递交投降书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
31. 难度:中等 | |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 ——摘编自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三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苏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引自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摘编自新华网快讯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对近代中国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日军侵华罪行。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此观点全面吗?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决议中把9月3日确定为纪念日的认识。
|
33. 难度:简单 | |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雷莱爵士曾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 ——摘自《太平洋上的较量》 马克思曾指出:“对于一种地域性的侵略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的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 ——摘自萨拉等主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摘自《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三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摘自《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四 英国对外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扼要概括海洋有哪些可以利用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海防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结合所学史实说明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近代中英在发展海军方面的差异。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那些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