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
2. 难度:简单 | |
《三字经》中所说的“周辙东,王纲堕”透露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B.分封制走向解体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
|
3. 难度:简单 | |
“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材料揭示了 A.分封制的巩固 B.宗法制的影响 C.丞相制度的实行 D.内朝制的推行
|
4. 难度:简单 | |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 A.秦朝的郡县制 B.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D.元朝的行省制
|
5. 难度:简单 | |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
6. 难度:简单 | |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 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 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提供了经验 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 D.正确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
7.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中书省
|
8. 难度:简单 |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9. 难度:简单 |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
|
10. 难度:简单 | |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通判 B.御史大夫 C.刺史 D.监察御史
|
11. 难度:简单 | |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章奏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
12. 难度:简单 | |
洪武十二年,明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死刑;“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专制皇权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13. 难度:简单 | |
《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为解决诗歌中的“苦恼”,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有 ①三省六部制②皇位世袭制③科举制④设立刺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 难度:简单 | |
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刑部 B.礼部 C.工部 D.吏部
|
15. 难度:简单 | |
“(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某同学认为此观点是错误的,最恰当的理由是 A.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 B.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C.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D.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
16.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某高三学生在复习时制作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 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决定于皇帝素质的好坏 B.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 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 D.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
|
17.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
18. 难度:简单 | |
“在希腊人的国民生活中,海洋所起的作用,有了确定的形式,并且升到了最重要的地位。殖民地靠近海洋,而且只有靠近海洋才能和它们的母邦往来。它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以及它们本身的存在,都需要有强大的船队。”这一情况导致 A.海外贸易成为古希腊唯一的经济形式 B.海洋阻碍了希腊文明的发展 C.古希腊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文明 D.殖民地与母邦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
19. 难度:简单 | |
.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C.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
20. 难度:简单 | |
伯里克利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A.民主的广泛性 B.决策的科学性 C.程序的复杂性 D.公民集体参政
|
21. 难度:简单 | |
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雅典人的利益 D.直接民主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
|
22. 难度:简单 | |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等。有关《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 A.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 B.保护了自由人的利益 C.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 D.突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23. 难度:简单 | |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人认为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A.它是所有大陆法系国家法律的基础 B.其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各国的法律中 C.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 D.它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
24. 难度:简单 | |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A.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
25. 难度:简单 | |
近代英国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三大优势:一是制度优势,二是科技优势,三是工业优势。其中的“制度优势”是指 A.君主立宪制、联邦制 B.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 C.总统制、共和制 D.总统制、联邦制
|
26. 难度:简单 | |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的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利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
27. 难度:简单 | |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推动下,2011年10月召开的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无异议地通过修改英国王位继承法。按照新的王位继承法的规定,英国国王的子女不论性别将享有同等的王位继承权。这从本质上说明 A.英国社会彻底实现了男女继承权上的平等 B.英国政府试图剥夺王室子女的王位继承权 C.英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D.英国首相已取代英王成为英国国家的象征
|
28. 难度:简单 | |
某英国首相曾表示:“首相可以在任何他愿意的时候去女王那里提出解散议会申请。但我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主动提出放弃这一权利的首相,这是对首相权力的妥协,但我觉得是件好事。”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B.英国首相与议会相互制约 C.议会是否解散决定权在女王 D.女王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
|
29. 难度:简单 | |
礼仪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艺祖(宋太祖)即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座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历程反映的本质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趋势。
|
30.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四 苏格拉底为之痛心,但并未因此对民主制的活力丧失信心,于是开始运用自己的博学来展开对民主制的批评,企图予以改良。在他看来,雅典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特别反对城邦官员的 “抽签选举法”,认为此法愚不可及:“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远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于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在一种盲目的激情引导下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示政治制度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指出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意义及弊端。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