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这一趋势表明了 A.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B.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 C.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 D.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
|
2. 难度:简单 | |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是分封制的表现,形成西周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D.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
3. 难度:简单 | |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D.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
4. 难度:简单 | |
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市镇经济的发展 D.坊市制度被打破
|
5. 难度:简单 | |
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也没有惊慌,中国文明只是在已有农业文明基础上做加法——增加一个工业的或商业的文明而已。中国人不会走向另外一种例外,一定会面对西方慢慢改造自己,就像过去几百年面对印度佛教改变自己一样。然而,中西之间的这种文明交流并没有持续下去……相对于中原文明,满洲人的文明形态自然落后。材料意在强调 A.落后的游牧文明影响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 B.中西文明各有所长、相互对立 C.中国以农业文明为主,西方以商业文明为主 D.满洲文明远远落后于中原文明
|
6.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
7. 难度:中等 | |
据下图所示,1905年和1921年后革命次数出现相似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革命政党的推动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民主思想的传播 D.维新力量的衰落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路历程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
9. 难度:简单 | |
图1和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员数量增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农民阶级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 C.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高潮 D.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转机
|
10.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国家论》中提出以德性为基础的宪政理论,认为国家是履行德性、根据有关法律与权利的协议而结合的多民族共同体。这一理论的提出反映了 A.西塞罗主张以德治国 B.西塞罗最早提出社会契约论 C.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D.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过渡
|
11. 难度:中等 | |
英国著名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1596年)是麦哲伦之后第二位完成环球航海的探险家,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下面是其部分活动,推动其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
A.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 B.新型政治制度的创新性 C.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 D.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
|
12. 难度:简单 | |
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即不论家庭大小和生活支出多少,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它规定,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这些规定反映出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B.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C.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D.救济观念走向人道
|
13. 难度:中等 | |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结构与形态往往体现出社会的面貌。 材料一 开埠后的上海陆续出现了外侨专享的体育娱乐、社交休闲及音乐欣赏的租界公园。1926年,在中国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上海工部局内定租借公园对中国人开放,并于1928年付诸实施。 晚清至民国时期开放的公园
——郑西平《北京公园发展的思考》 (1)结合材料一,以京沪公园为例,分析其历史变迁及原因。 材料二 15世纪以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显著增长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欧洲理想的城市格局一般包含在整体上被安排的相当和谐的大教堂、公共建筑筑和广场。意大利一些著名的教堂前都设计了宏大的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广场和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广场。法国巴黎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许多广场,这些广场连接周边的街道,拓展成为城市主要交通网。一些广场周围的土地被金融家们承租开发成为商铺和住宅。18世纪中后期建造的路易十五广场(现为协和广场)是巴黎最大的广场,它被作为国王骑马雕塑的背景而设计建造,60多位建筑家提交了设计方案并汇集成册——《为荣雄的路易十五而建的不朽之作》(1765年出版),1792年路易十五的雕塑被拆毁,1793年在这里处死了路易十六。 ——摘编自(英)莫里斯《城市形态史》等 (2)阅读材料二图文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广场在欧洲城市发展中发挥的功能。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外贸易中各国所占比重
*1895年后包括台湾**1906年以前的数字包含在“其他各国”栏内 ——郑友揆《中国对外贸易与工业的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这一时期中外贸易发展特点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说明:可以综合材料得出结论并加以说明,也可以根据部分材料得出结论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规定条目分明,内容琐碎,如“有暇时常至野外旅行”;“年未满六十岁者,不得设宴祝寿”;提倡“冷水洗浴”、节约运动、升降旗礼、清除垃圾和污水、灭蝇竞赛、禁毒等。“礼义廉耻”是其理论基础,着力服务当前工作一直是新生活运动的主要目标。1939年2月,蒋介石在演说中重新诠释“礼义廉耻”,如“义”应该由原来“正正当当的行为”发展成为“慷慷慨慨的牺牲”。 材料二 1934年2月到1935年3月为运动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要实现全社会环境的整齐、清洁。为此,新生活运动总会颁发了《新生活须知》,用以指导运动的开展。1935年3月以后,运动进入第二个段。这一阶段以实现“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为中心,突出实施国民军训与编组外,还组织了服务于地方建设事业的各种劳动服务团,开展诸如开渠筑堤、修桥补路、提倡国货、戒烟戒赌、民众识字、体育健身等项义务劳动,以期把国民生活推向新阶段。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从抗战的角度出发,赋予“礼义廉耻”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全民抗战的动员令,同时不断调整新生活运动的目标。 ——摘编自刘利民《新生活运动:构建社会理性的尝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生活运动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谈谈新生活运动的积极意义。
|
16. 难度:中等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06年初,梁启超发表《开明专制论》一文,批驳革命派的共和论。他认为,民智低下、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应加强中央集权,以开明专制为过渡而进入到君主立宪。袁世凯复辟帝制前夕,梁启超撰写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旗帜鲜明地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宪政体制。在此前后,他还写下了《国民浅训》、《国体问题与外交》、《国体问题与五国警告》等文章,进一步抨击帝制,提倡共和制。 材料二 康有为和梁启超二人是维新变法运动中患难与共的政治盟友。但是由于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的立场,特别是二人对张勋复辟的不同政治立场,最终导致梁启超与康有为这对政治盟友走向决裂。由此可见梁启超主张政治变革、维护民主共和的决心和态度。梁启超曾避居日本,日本对梁启超有救命之恩,而清政府曾屡次欲致其于死地,但梁启超并没有因为自己受到过日本的长期保护就卖国哈日,而是表现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 ——摘编自丁洁琳《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宪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思想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的可贵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