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西周所采取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周代是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通婚。”西周初期的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宋代《图经》记载:“秦郡天下,定江南郡会稽,置长水县”。下列对该史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

B.郡县区划形式出现于秦朝建立之后

C.长水县隶属于会稽郡

D.长水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秦始皇平定六国后,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其中位置最南的郡是

A会稽

B.闽中

C.蜀郡

D.象郡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唐代用皇帝诏书颁布的一切政府法律,必须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中书门下之印”下发。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 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B. 相权的分割牵制

C. 君权相权相互制约    D. 皇权的不断强化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A西藏地区

B.大都及周边地区

C.江南地区

D.蒙古地区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钱穆说:“唐代宰相采用委员制。……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他说的“各部门之会议”是指

A政事堂会议

B.六部联席会议

C.内朝朝议

D.中书省会议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唐代

B.宋朝

C.明代

D.清朝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的“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朝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度

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司法权

C.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宗教事务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以下四条是中国近代若干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为①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其英人如何科罪人,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③将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④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两度劫”的国家有

①英国②美国③法国④日本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这一战役发生在

A甲午战争

B.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收复新疆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史上,爱国军民面对列强侵略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下列人物组合与方框中材料描述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A永升张自忠、邓世昌、

B.邓世昌、张自忠、徐骧、

C.邓世昌吉鸿昌刘永福

D.徐骧、邓世昌、林永升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据此判断该战事的后果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Linevitch孪尼微支路,台基厂街改名为RueMarco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德国公使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没有直接从山海关向北平发动进攻,而是选择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开始攻打北平。这可能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着一定的关系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图是抗战时期1940年爆发的某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宣告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B.参战的主力部队是新四军

C.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D.是敌后战场的大规模运动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这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

A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D.试图削弱沪杭等地军阀的实力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于

A九一八事变后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华北事变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观察并分析边《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下列哪一历史结论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图为江苏画家刘元1938年创作的一幅漫画,图中在日寇身后头戴钢盔的是国民党的士兵,身前手持大刀的是八路军战士,头上手执刺刀的是普通民兵。画家创作的主要寓意是

 

A推动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

B.揭示敌强我弱的事实,号召持久抗战

C.批评国民党消极抗战,防止投降倾向

D.歌颂全民族抗战,激励必胜信心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根据所学指出这种变化的意义。

材料二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皇帝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体现这一地位的具体制度。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各设置了什么机构?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机构的特点。

材料四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4依据材料四概括张传玺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提出的依据。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2015是甲午战争结束12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

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

1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

材料二

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2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

材料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概括材料三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三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根据所学谈谈场战争胜利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