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山东博物馆有青铜器四千多件,其中四十多件国家一级文物,颂簋(guǐ)(西周中晚期的青铜礼器)便是其中之一。颂簋制作精美,腹内和盖内都铸有铭文,内容相同,记述的是一位名叫“颂”的人直接受到周天子册命的情景。该青铜器
A.是西周中晚期青铜铸造术的顶峰 B.表明西周政治制度最终走向成熟 C.表明西周中期文字开始走向成熟 D.是研究西周历史较为可靠的资料
|
2. 难度:简单 | |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C.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
3. 难度:简单 | |
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4. 难度:简单 | |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者。”有的人回答 “功成名就者。”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追求权力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明太祖惩治贪官的需要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
5.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同为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 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6. 难度:简单 | |
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作出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 A.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D.武汉国民政府
|
7. 难度:简单 | |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8.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9. 难度:简单 | |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
10.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
11. 难度:简单 | |
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公民身份特权 B.公民义务责任 C.公共事务意识 D.参政议政权利
|
12. 难度:简单 | |
“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A.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 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
13. 难度:简单 | |
“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这一论述 A.系统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B.分析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 C.肯定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 D.揭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
14. 难度:简单 | |
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属于 A.突发性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B.自觉性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 C.有纲领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D.有准备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
|
15. 难度:简单 | |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有关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B.两次分离都是因为外来侵略造成的 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闻一多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
|
16. 难度:简单 | |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 A.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B.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
17. 难度:简单 | |
下表反映了1950年到1980年,美、日、德出口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由此可以推知 A.美日德经济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 B.美国经济总量持续下降 C.日德双边贸易不断扩大 D.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改变
|
18. 难度:简单 | |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 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
19. 难度:简单 | |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
20. 难度:简单 | ||||||||||||||||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表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
21. 难度:简单 | |
《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
22. 难度:简单 | |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
23. 难度:简单 | |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
24. 难度:简单 | |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
25. 难度:简单 | |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26. 难度:简单 | |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27. 难度:简单 | |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
28.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局势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各新兴力量重大事件不能影响这一趋势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C.中国“一五”计划完成 D.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
29. 难度:简单 | |
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
30. 难度:简单 | |
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A.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D.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
3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这个时候,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尔波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尔波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 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 (2)材料二反映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
|
32. 难度:简单 | |
下面两段材料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根据材料,概括两人得出各自结论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就某一观点进行说明(要求:解读两项或重点解读一项;观点明确,层次清楚,史实准确)
|
33.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评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根据所学,自拟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