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

B.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

C.“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

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下列解决“周文疲弊”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思想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先秦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A无为而治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董仲舒神化君权

B.孟子倡导以德治国

C.黄宗羲强调民本

D.都未超越“君主”范畴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C.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最好途径是

A慎思明辨

B.致良知

C.格物致知

D.穷理格物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

A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

B.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C.理学家们的空谈人性天理

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黄宗羲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并进而假设“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这一思想根源在于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思想的影响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北宋《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

A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

B.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C.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图片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上的动物纹饰,商人认为可以沟通神灵

B.图二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C.图三记载的所有内容已被证明是确实可信的

D.上述史料互相印证,使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是羊字的各种写法演变,下列对于中国古代汉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

B.由表音文字向象形文字转变

C.一直自觉追求审美价值

D.难以适应信息快速交流的需要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西汉海昏侯墓西室考古发现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上隶书撰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该材料说明

A画像风格与后世文人画相同

B.西汉建立后有统一文字的举措

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

D.为研究孔子思想提供实物史料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以上现象说明

A科技传播有很强的封闭性

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较前代有很大提高,明朝“三言”“二拍”第一次将商人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这反映出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

B.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

C.“跪着”变法的策略

D.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以下各项中,出现“在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是

A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B.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明显

C.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新文化运动之‘新’,不在‘民主’与‘科学’,而在个人主义。”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

A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

B.对民众的影响较小

C.民主与科学内容缺乏新意

D.阵营内部存在分歧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新文化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研究新文化运动有着“返本以开新”的特殊意义,主要原因在于

A“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

B.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

C.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

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近代对于传统文化,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则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这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康有为

B.林则徐、陈独秀

C.孙中山、陈独秀

D.孙中山、康有为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这主要表明当时“他们”。

A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成果的肯定和赞扬

C.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

D.脱离中国传统政治,全盘西化的产物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孙中山在1921年3月说,当年“因社会主义底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

A调和劳资关系

B.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C.没收外国资本

D.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指出:“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独夫取而代之,不复与民众为伍。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益,所抒发者民众之情感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在此,孙中山阐释了

A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B.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C.民主革命的最终理想

D.民主革命失败的根源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C.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的走进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通典》卷一四。……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宋会要辑稿·选举》

材料三

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材料四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主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今上汉武帝即位,赵绾、王藏之属明儒学,而上亦向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的用人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给儒学带来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这里的“全新的创造”是指什么?试阐述朱熹理学“对传统的重新发展”。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其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材料一

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桑咸之《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著《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观点;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共产主义者曾多次将“外国的进步文化”与“中国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