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历史学家李学勒在解释某一制度时说:“它是中国早期阶段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有部落联盟转变来的‘联联’‘联邦’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该制度应为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世袭制
|
2. 难度:简单 | |
打破以往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更能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3. 难度:简单 | |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军机处之所以能由‘筹办军务’的临时机构,转而成为执掌军国大计的常设机构,完全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它设立于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
|
4. 难度:简单 | |
戴逸在《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和意义》一文中指出“三十年洋务运动的成果经不起日本的一击,幻想和目我安慰的余地都没有了。这对中国的打击,实在太严重了。”这说明甲午战争 A.促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B.打破天朝体制开始进入条约时代 C.宣告满清王朝走向覆灭 D.沉重打击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
|
5. 难度:中等 | |
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权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
|
6. 难度:简单 |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7. 难度:简单 | |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夺 C.和平崛起 D.民主强国
|
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概括为:一个人的民主——少数人的民主——一切人的民主。古代雅典的政治体制应该属于 A.一个人的民主 B.少数人的民主 C.一切人的民主 D.古代雅典居民的民主
|
9. 难度:简单 | |
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谈到: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思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C.为资本主立法提供了范本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
10. 难度:简单 |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
11. 难度:中等 | |
在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曾说,我们知道第一个总统会是个好人,可是谁知道后面会选出什么家伙来呢?出于这种担忧,各州代表对美国政体进行的设计是 A.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 B.州攻府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佣有自治权 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独立平等,互相制约 D.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
|
12. 难度:简单 | |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教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惫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
13. 难度:简单 | |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政策筑梦”是指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定都天京,军事全盛 C.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
14. 难度:简单 | |
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不包括: A.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B.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了革命的指导思想 D.革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
15. 难度:简单 | |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
16. 难度:简单 | |
《中国全史》:“……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挽救了中共和红军,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的伟大转折。”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与下列哪幅图片有直接关系?
|
17. 难度:中等 | |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此次伟大远征胜利的标志是 A.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 B.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C.红一、二方而军在宁夏将台堡会师 D.陕北吴起镇会师
|
18. 难度:简单 | |
抗日救国,己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
19. 难度:简单 | |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历史探究学习活动中.搜集整理了下列三幅历史图片,据此判断该小组的探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B.社会主义理论有空想到科学 C.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D.社会主义运动由一国到多国
|
20. 难度:中等 | |
《和平法令》宣布:“本政府认为,…俄国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文中“本政府”是指 A.1861年改革后的沙俄政府 B.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D.十月革命后的工农苏维埃政府
|
21. 难度:中等 | |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抗战,假如中国被打败,你想有多少个日本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抗战和以后必然到来的反攻——因为这是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认识到中国抗战的重要性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B.美国在太平战场受到日本巨大威胁 C.中国抗战遭遇到了空前严重的困难 D.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以牺牲中国为代价
|
22. 难度:简单 | |
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这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共识是指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D.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
23. 难度:简单 | |
1947年3月,毛泽东向有关外事人员谈起外交问题时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的哪一外交方针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不结盟
|
24. 难度:中等 | |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因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
25. 难度:中等 | |
尼克松曾感叹:“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他所说的“改变世界”当指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被国际社会孤立 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终结 C.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进而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而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
26. 难度:简单 | |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不包括 A.中美消除了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D.中美双方共同的努力
|
27. 难度:简单 | |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改善与美国的关系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8. 难度:简单 | |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他的“理想”是 A.努力推进多极化格局的建立 B.实现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 C.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 D.完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
29. 难度:简单 | |
2011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美国资深战略家、88岁的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建议中国:展开“胡锦涛计划”,援助深陷主权值务危机的欧洲,发挥当年“马歇尔计划”之效用,并借此令中国成为全球领袖国家。基辛格在此强调的“马歇尔计划”之效用指的是 A.抵制社会主义势力的渗透 B.建立世界霸主地位 C.实现欧洲经济的复苏 D.在政治上控制欧洲
|
30. 难度:简单 | |
《美国通史》:“这不仅改变了美国过去在和平时期不参加美洲大陆以外任何军事集团的传统对外政策,而且标志着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业已初步完成。”美国“全球战略部署业己初步完成”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31. 难度:中等 | |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走向,……从此宪法精神作为中国政治的最高精神和原则,成为近代政治制度的保障。以后的中国历史,尽管宪法的命运多舛,但宪法的精神一直维持不辍。 ——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生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政治走向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试归纳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成就?
|
32.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令人嘱目。请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1989年,世界政局深受东西方冲突的影响。美国和苏联这两股新兴势力都试图主导战后国际新秩序,又因双方政府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分歧更加突显,很快“冷战”局面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两大势力结盟,卷入相互对峙的局面。美苏两大阵营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使全球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下。为了不被强行纳入大国集团体系,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赢得民族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纷纷投身不结盟运动中。 ——(德)克劳斯·伯思德尔等《图说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冷战”支配了战后的重建活动。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冷战”,以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宣传为特征,但在某些地区,“冷战”也会变热,如1950~1953年间的朝鲜战争,“冷战”也有升级为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具破坏力的战争的危险。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三
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宜布对伊拉克作战时期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三的漫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变化?具体表现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