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
2. 难度:简单 |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
3. 难度:简单 | |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 B.分化事权便各部门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
4. 难度:简单 | |
清朝乾隆皇帝十分关心《四库全书》的编撰,先后发出多道“圣谕”,对收录书籍的原则和历史事件评说有详密周到的指示,其指示体现了“修书以遏邪说”的宗旨。这反映了 A.封建政权反对文化传承 B.统治者推动儒学创新 C.专制皇权强化纲常伦理 D.闭关锁国阻碍西学传播
|
5. 难度:中等 | |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的决策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6. 难度:中等 | |
英国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以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关注。这表明罗马法 A.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痕迹 B.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D.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
|
7. 难度:简单 | |
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不同在于 A.必须对议会负责 B.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C.提名组成内阁政府 D.是国家元首并拥有行政权
|
8. 难度:中等 | |
“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A.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 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
9. 难度:中等 | |
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建筑物结构”是指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邦联制
|
10. 难度:简单 | |
列宁《四月提纲》出现后,普列汉诺夫评价为“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 A.他正确地分析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B.他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过渡指明方向 C.他认为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他认为俄国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条件
|
11. 难度:简单 | |
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12. 难度:简单 | |
19世纪中计,“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 A.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
|
13. 难度:简单 | |
近代列强在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取权益。在这一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 A.割地方面 B.赔款方面 C.通商方面 D.投资方面
|
14. 难度:简单 |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进行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1859年,将五口通商天臣移驻上海。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这种转变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B.中国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C.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启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
15. 难度:简单 | |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 A.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 C.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D.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
|
16. 难度:简单 | |
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
17. 难度:中等 | |||||||||||||||||
下表呈现的情形反映了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汉奸日益增多 C.民族矛盾开始激化 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强
|
18. 难度:简单 | |
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报,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和平建国问题 B.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D.与各民主党派合作
|
19. 难度:中等 | |
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④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0. 难度:简单 | |
下图漫画是“习马会世纪握手”。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海峡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历史上打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是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等 C.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D.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
21. 难度:简单 | |
1952年9月,“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外国留学生有77人,其中东欧社会主义诸国44人,朝鲜29人,蒙古4人。这说明当时的外国人来华留学 A.是相邻国家间的教育交流 B.突出鲜明的睦邻友好关系 C.带有浓厚的“冷战”色彩 D.体现出世界对汉语的青睐
|
22. 难度:简单 | |
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义和团运动爆发 D.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
23. 难度:简单 | |
“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
24. 难度:简单 | |
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是 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 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
|
25. 难度:简单 | |
2008年12月23日,大陆同胞2005年选出赠送台湾同胞的大熊猫“团团”、“圆圆”搭乘“熊猫专机”从成都飞抵台北。同机运往台湾的还有大陆同胞赠送台湾同胞的17棵珙桐树苗。“团团”、“圆圆”一赴台,受到两岸各界和媒体高度关注,台湾岛内掀起“熊猫热”。这一事件主要说明了 A.和平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B.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C.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心理素质 D.相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
|
26. 难度:简单 | |
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行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多国政府都已加入打击海盗犯罪之行列。2008年12月26日,在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期待下,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展开护航行动。这一事实表明 ①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在行使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 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27. 难度:中等 | |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右边的漫画反映
A.中美关系的缓和 B.中美关系的对抗 C.中美关系的破裂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
28. 难度:中等 |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
29. 难度:简单 | |
1990年4月4日,全国人大七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其背景是 A.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B.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C。两岸实现大三通 D.澳门回归祖国
|
30. 难度:中等 |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3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议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豳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英国《王位继承法》(1701) 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材料二 (中美)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翔题交换意见。 ——摘自1972年2月29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美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理由是否正确?为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是如何变化的?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