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17周周测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C. 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

A. 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    B. 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C. 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D. 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 特别注童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 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 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D. 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美国学者普拉提在其著作中说:“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协助中国恢复其在19世纪时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大清帝国透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千丝万缕的纠葛。”由此可知,该学者

A. 主张以世界史视野研究太平天国    B. 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内战

C. 强调以世界史视野研究武昌起义    D. 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A. 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 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 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急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 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B. 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

C. 彻底克服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 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

A.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城市化”和“自上而下城市化”。其中与“自下而上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中国加入世界资易组织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

A. 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    B. 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

C. 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    D. 排斥私有财产制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体现了

A. 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 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D. 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摩根说:“《权利法案》显然打破了世袭的权利,这种世袭权利是旧政体复辟的基础,而被以议会为代表的民族意志所取代。……将它看作是彻底否定了关于政府的概念的历史转折点,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这说明《权利法案》

A. 使议会权力居于国王之上    B. 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C. 废止了英国社会的世袭制    D. 彻底否定了英国的君主政体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我国南沙群岛是南海上散布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南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多台风、缺土地、缺淡水、缺土壤的“四高、一多、三缺”恶劣环境条件,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2010年5月,海军南沙部队蔬菜生产生活保障项目

——“南沙温室”建设正式启动。

(1)指出永兴岛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分析南沙岛礁种植蔬菜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

(3)“南沙温室”与一般温室的功能有很大差异,推测其应具备的功能。

(4)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在“南沙温室”建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阕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格拉铁路是安哥拉最重要的铁路,西起洛比托,经本格拉,东至卢奥,如图所示。该铁路最初为葡萄牙所建,后遭内战炸毁。21世纪初,安哥拉内战结束,政府决定在原路线上恢复重建本格拉铁路,承建方为中国、2015年该铁路正式修复通车。众多铁路工人在修复该铁路过程中丧生。

(1)结合当地环境特征,简析铁路工人在筑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健康、生命威胁。

(2)简析本格拉铁路重建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的有利影响。

(3)专家建议向北延长本格拉铁路至罗安达,你是否赞成,试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

——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在我国国家统一中的表现。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8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主编《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当时中国正在掀起洋务运动。《万国公报》除了继续宣传宗教外,登载较多西方各国开矿、办厂、采用新技术等经济和科技活动的近况。1890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上任伊始,就写了一篇文章,呼吁中国必须改革,他还多次发表社论,介绍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创办《申报》。这份报纸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商业性报纸,它着重强调报纸的首要职能是传事,即传播新闻。……传教士报刊中的西学,只是泛泛的介绍,浅薄浮华,没有深度,不过是为了炫耀西方文明,吸引中国知识分子……《万国公报》之所以能博得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青睐,很难说不是因为其丰富的西学内容。

——摘编自《文史精华》2008年第10期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活动。(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进士科考试中,太宗录取进士109人,与太祖朝相比,人数大增。此后历次进士科录取人数均达数百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更高达987人,创有科举以来的最高数额。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士范围的扩大,还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即开始着力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科举考试中的相关条令基本趋于完善,唐朝科举制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均予以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制定的严格的考试法令,这对于阻绝权贵之门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自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始,殿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已开始涉及到某些现实问题,殿试内容的这一变化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宋朝最高统治者希望于科场中选拔真正的治国之臣的愿望。

——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科举制度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举考试改革的意义。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辽宁人,国民革命军领袖,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长期软禁。他曾回忆说,自己和蒋介石吵得最厉害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内攘外"的问题。要说西安事变有什么秘密的话,最大的秘密就是这几个字.他是先安内后攘外,我是先攘外后安内。我认为共产党是中国人,他认为在中国能够夺取他政权的人,只有共产党。那我就不同了,夺取政权也好,不夺取政权也罢,中国共产党都是中国人.开始时我对国民政府有好感。我到南京后,大失所望。国民政府内部只有四个字:争权夺利.他们都不是为了国家。蒋介石的中心思想就是他自己,唯我利益独尊.共产党与国民党正好相反,共产党有目的,他相信共产主义.所以他能成功.甚至于每一个兵,完全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他们经历了万里长征,剰下的这些人,可以说都是精华。国民党军队根本没有什么的思想。

——摘编自王海晨《张学良曾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学良与蒋介石在内外政策上的不同。

(2)根据材料,简析在张学良眼中“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