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歌曲《国家》中有一段歌词“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源于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君主专制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本质特点是 A. 宗法分封 B. 权力制衡 C. 分工协作 D. 君主集权
|
3. 难度:中等 | |
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该机构是 A. 参知政事 B. 中书省 C. 内阁 D. 军机处
|
4. 难度:中等 | |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弟子,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表述与该制度无关的是 A. 产生于隋唐时期 B. 选官标准是“孝廉” 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基础
|
5. 难度:中等 | |
“无论是为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为此,罗马当局 A. 完善习惯法 B. 发展万民法 C. 颁布成文法 D. 固守公民法
|
6. 难度:中等 | |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举行入城式时全副武装昂首通过东交民巷,洗刷了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与东交民巷有关的近代屈辱条约是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南京条约》
|
7. 难度:中等 | |
下面有四副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 A. “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D.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8. 难度:中等 | |
在下表空白处填写最恰当的主题词是 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 星星之火,洗血前耻
|
9. 难度:中等 | |
1688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被赶跑。从血统上说,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婚,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谱,但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 化。关于“王位的内容”变化与后来的事实不符的是 A. 从专制王权到民主共和 B. 从个人专制到民主体制 C. 从王在法上到王在法下 D. 从国王至上到议会至上
|
10. 难度:中等 | |
歌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歌能证史”,以下都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唱甚广的歌曲,按反映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十送红军》: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 ②《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③《解放区的天》: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④《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A. ②①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
11. 难度:中等 | |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这次“试验”的主要结果是 A. 发布了革命纲领《四月提纲》 B. 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12. 难度:中等 | |
国学大师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他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B. 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 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D. 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
13. 难度:中等 | |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 江西井岗山一贵州遵义一陕西延安 B. 广州虎门一南京中山陵一北京圆明园 C. 南京天王府遗址一北京故宫一沈阳伪皇宫 D. 上海“淞沪会战纪念馆”一枣庄“台儿庄战役纪念馆”一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
14. 难度:中等 | |
1942年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协同英军作战,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该史实深刻反映了 A. 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B.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巨大威力 C.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D. 中国大大支援了美国的太平洋战争
|
15. 难度:中等 | |
有论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推翻与帝国主义合作的统治政权”的运动,“本质是一项中国民族的救亡运动”。由此判断,新中国的成立 A. 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 B. 标志着中华民族崛起 C. 说明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D.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
16. 难度:中等 | |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一一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 十月革命 B. 二战爆发 C. 苏联解体 D. 美苏“冷战”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内容最能体现1787年,宪法民主性的是 A. 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大权 B.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C. 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D.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
18. 难度:中等 | |
1971年10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揺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布什这段话所针的历史事件是 A.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美国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
|
19. 难度:中等 | |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击、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制 D. 政治协商制度
|
20. 难度:中等 | |
1947年底,党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来未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这里的“解决优势”的关键决策是 A. 全国扩大解放区 B. 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C. 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D. 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
21. 难度:中等 | |
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A. 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B. 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C. 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D. 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
22.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 A.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 B.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D. 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
23. 难度:中等 | |
某条约签订后,“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这表明 A. 法英俄是侵华的主要敌人 B. 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 列强侵华过程中相互勾结 D.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24. 难度:简单 | |
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 “独立自主”方针 B. “依法治国”方针 C. “港人治港”原则 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25.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国民党“比较努力''的抗战 A. 反映了全面抗战路线 B. 有利于开辟敌后战场 C. 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D. 取得了百团大战胜利
|
26. 难度:中等 | |
“它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在当时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制的矛盾一一社会历史条件下。”这里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 A.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 B. 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天才设想 C. 批判继承了19世纪优秀的思想成果 D. 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
27. 难度:中等 | |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 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 A. 反美苏争霸 B. 倡导求同存异 C. 开展全方位外交 D. 重组大国关系
|
28. 难度:中等 | |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 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联系加强 B. 历史关系密切 C. 社会制度相同 D. 文化传统相似
|
29. 难度:中等 | |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解体 B. 日本受到不结盟运动影响 C. 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D. 中日之间实现邦交正常化
|
30. 难度:中等 |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一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认为 A. 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B. 中国成为超级大国 C. 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D. 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
31.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费正清这样看待北京:“北京的气势雄伟,布局对称,毫无疑问使它成为一切首都中最有气派的、没有一个西方的首都能这样的威严,清醒地构成君主专制政体的象征。” 材料二电影«南京!南京!»在各大影院放映,引起巨大反响。201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1937南京记忆»,从不同视角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历史。 材料三 (1)清朝使君主专制政体的“威严”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是如何结束的? (2)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有着特殊的地位。请列举四件除了“南京大屠杀”之外与南京有关的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 (3)材料三图一中会议的会址在哪个城市?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4)结合材料三中的图二分析,为什么遵义被誉为“红色之城''、“转折之城”?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_……,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文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 ……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四 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 (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