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A. 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B. 元朝时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 C. 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 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
2. 难度:中等 | |
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 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C. 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D. 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
3. 难度:困难 | |
唐代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 A. 考生名望决定结果 B. 主要受制于门阀 C. 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
4. 难度:中等 | |
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A. 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 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 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D. 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
5. 难度:中等 | |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A. 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 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 已成为进行抗战的主要力量 D. 配合了国民党太原会战的进行
|
6. 难度:困难 | |
中共安徽省委和四川省委分别在1977年11月和1978年2月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和《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规定》。这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鼓励实行生产责任制,减轻生产队和社员的负担;坚持按劳分配,保证社员分配兑现;开展多种经营;慎重对待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队向大队过渡的问题;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正当的家庭副业。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 A. 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B. 改生产大队为村民委员会 C. 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 D.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明显
|
7. 难度:简单 | |
A. 否定宗教和神学 B. 重实际而不尚理论 C. 体现了自然法精神 D. 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
8. 难度:困难 | |
“‘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 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 B. 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 C. 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D. 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
|
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19世纪中期的德意志漫画《货车过如此狭窄的邦都得将货卸上卸下》,这表明当时德意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交通工具落后加剧国家贫困 B. 四分五裂局面阻碍经济发展 C. 道路宽度不一带来交通不便 D. 各地之间经济交流日益加强
|
10. 难度:困难 | |
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最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资本主义仍旧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 B.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不完全具备 C. 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 社会主义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
11. 难度:中等 | |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 区域分工,经济单一 B. 优先发展重化工业 C. 高度集权,侵犯人权 D. 片面强调国家利益
|
12. 难度:困难 | |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2016年6月,英国公投382个投票区计票最终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48.1%的民众投票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这说明 A. 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B.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C. 英国民众希望控制英国外交事务 D.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13.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新经济”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含义。最初,新经济是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国内外的许多人正在许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的相关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00年前后不同文明间的注视和对抗。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凯恩斯学派和“新经济”的特点。 (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联系。
|
14. 难度:中等 | |
一百多年来中日间战争共有三次,不仅影响了两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国际地位。 问题:指出是哪三次战争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三次战争是如何改变中日两国国际地位的?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54年,郑国子产执政后,先后进行了三项改革:整变田亩,承认土地私有;按丘(旧时一种社会基层组织)向新的土地所有者征收军赋;把新颁布的法律条文铸在青铜大鼎上,公布于众,昭示全国上下一律遵行,以限制强宗贵族的特权和不法行为,保护庶民百姓的利益. 材料二在改革第一年,有人做歌谣:“子产计算我的家产,征收财务税,丈量我的耕地,征收田税,谁杀死他,我助其一臂之力!”面对各种阻力,子产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到了三年,又有人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士田,子产裁培。子产若是死了,谁来继位?”子产执政二十六年后死去,当时丁壮号哭,老人儿啼,说:“子产离我们而去了!让我们怎么生活啊?” 一一上述材料译编自《左传》《史记·循吏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历史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众对改革态度的变化并归纳其原因。
|
16. 难度:中等 | |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大事记(部分) 1946年,联大通过第一项决议,主要内容涉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以及全面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48年,在巴勒斯坦设立第一个联合国观察团,即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 1954年,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因其在欧洲救济难民的工作首次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8年,联大首次就裁军问题举行特别会议。 1992年,安理会通过决议,向马其顿派遣维和部队。 2005年,17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消除贫困、促进人权、打击恐怖主义和帮助经历致命冲突的国家恢复正常方面达成了主要决策。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国在维和领域出现一系列难题。1993年维和费用达36亿美元,维和行动的支出常大大高出维持联合国正常运转的花费。到2005年为止,维和行动中殉职人员已达2000人。2006年,伊朗总统内贾德称安理会制裁决议是“一张破纸”,根本无法对伊朗造成任何损害。2002年,美国正式退出美苏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和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面临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