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儒家的民本思想理念受到重视 B. 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 C. 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 D. 农业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
|
3. 难度:中等 | |
《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A. 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 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C. 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D.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
4. 难度:困难 | |
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国古代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是在 ①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 ②3—5世纪 ③8—10世纪 ④14—16世纪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杨朱学说在先秦战国时代曾经是“言盈天下”,是与儒墨并驾齐驱的显学。杨学的宗旨是“为我”、“贵己”、“轻物重生”、“全性(生)葆真”。杨学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 A. 儒学 B. 墨家学说 C. 宋明理学 D.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
6. 难度:中等 | |
明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 A. 以“异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 B.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C. 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
|
7. 难度:中等 | |
《申报》创办于1872年,由英商美查创办,开办之初,即反复申明其与《京报》的区别:“新报是合朝野之新闻而详载之,京报仅有朝廷之事,而闾里之事不与。”此后朝廷要员也曾在奏折中引用过《申报》文章。这说明《申报》 A. 是服务于外商意愿的经济类报纸 B. 具有广开言路、沟通朝野的作用 C. 是民办报纸,缺乏舆论监督作用 D. 符合民众需求并且宣传民主思想
|
8. 难度:中等 | |
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漫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9. 难度:中等 | |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
10.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20世纪编年史图鉴》中某一时期的东亚地图,图中分别以黑、白、灰色标示了三个不同政权。这幅地图最有可能编印于 A. 日俄战争后辛亥革命前(1905-1911年) B.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 C.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D. 内战爆发后新中国成立前(1946-1949年)
|
11. 难度:困难 | |
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 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B. 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C. 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D. 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 实现中国工业化 B. 实行民主政治 C. 推动中国近代化 D. 启蒙与救亡并重
|
13. 难度:中等 | |
1942年2月14日,蒋介石在致罗斯福感谢美国对华贷款5亿美元的电文中说:“此次借款,除为军事上之需要外,大部分将用以加强我国之经济机构,收回法币,紧缩通货,平定物价,保持战时生活水准及增加生产。”这表明当时的蒋介石国民政府 A. 出卖国家利益巩固统治 B. 依赖美国进行抗日 C. 既抗日又关注经济民生 D. 消极抗日贪婪敛财
|
14. 难度:中等 | |
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认识 A. 是"一边倒"政策的延续 B. 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 是基于"中苏美三分天下势均力敌"的判断 D. 与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一致
|
15. 难度:中等 | |
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C. 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D. 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
16. 难度:中等 | |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提议召开了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即向大家表态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这说明 A.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 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 C. “左”倾错误仍在文化领域延续 D. 加快了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步伐
|
17. 难度:中等 | |
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兴”的现象。如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17世纪,在荷兰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主张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19世纪,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则主张在民族法学中复兴罗马法传统。这—现象说明罗马法 A. 基本内容仍具有生命力 B. 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 C. 某些原则仍具借鉴意义 D. 成为史学研究的理论指导
|
18. 难度:中等 | |
1803年2月,美国最高法院在经过复杂的辩论后,首席法官马歇尔宣布,国务卿麦迪逊扣发马伯里等人的法官委任状明显违法;但最高法院不能依据1789年国会通过的《司法法令》强令国务卿发放委任状,因为《司法法令》的有关规定本身是违反宪法的。这体现了美国 A. 国务卿实际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B. 最高法院的权力不受国会的制约 C. 司法权可以制约行政权和立法权 D. 国会通过的法律须经最高法院批准
|
19. 难度:简单 |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刘芃、朱汉国土编的《历史学习精要》认为:“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殖民扩张掠夺 C. 西方的黑奴贸易 D. 中国的改革开放
|
21. 难度:中等 | |
丘吉尔于1948年提出“三环外交”政策。所谓“三环”就是英联邦关系、英美关系、英国与西欧关系,这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关系是英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旨在 A. 恢复英国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B. 构建牢固的英美同盟对抗苏联 C. 加强合作推进欧洲一体化发展 D. 维护英国原有的海外殖民体系
|
22. 难度:中等 |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冋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这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 ①普鲁士国王享有世袭皇帝的特权 ②皇帝权力完全受制于联邦议会 ③是联邦制度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④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特征明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
23. 难度:中等 | |
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一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该观点的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中国实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C. 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 D.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24. 难度:中等 | |
《剑桥艺术史》中提及某一画家的作品时说:“(他的画)却表明:在某种意义上,经验超越现状,引向追忆,哪怕仅此而已也罢。尽管他指望观众还能看出更深层的含义。……(正如画家所述)‘那从水闸流出的潺潺水声、柳树、纤细的栏杆,还有砖砌的建筑物,我爱这样的事物……只要我能作画我就会不停的描绘这样的地方,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据此判断该画家作品的风格是 A. 现实主义流派 B. 浪漫主义流派 C. 印象主义流派 D. 现代主义流派
|
25.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戎狄“妄侵”华夏,夷夏之别更为严格。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各诸候国之间政治斗争激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等思想。蛮夷必须向天子朝贡,承认天子的统治地位;如有不贡、不王,则先“修名”、“修德”,即要名尊卑,动之以“德”;若再不贡不王,则将“修刑”,动用“刑罚之辟”、“攻伐之兵”了。战国时,儒家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孟子等人,鉴于当时夷狄多融入华夏的现实,对四夷的看法又进了一步。他们更多地消除了对夷狄的鄙视,不再视之为未开化。他们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义,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 ——摘编自周伟洲《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民族观》 材料二雍正皇帝历数了明代的“失德”诸端,认为明清易代是清朝顺天应人和体道崇德的结果。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入主中原,都是符合“中华”价值标准的正当举措。清朝并没有自视为“夷狄”,而是“中华”,并且是理直气壮的“中华”。雍正皇帝的这种自信,理论上来自儒家哲学,而事实上则根源于“中外一统”、“华夷一家”的巨大版图。 鸦片战争以来的内忧外患,使清朝的执政能力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当清朝即将覆亡之时,满族统治者在《逊位诏书》提出“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一逻辑严谨、内涵明确的“大中华”、“大中国”的概念。清王室将一个偌大的帝国疆域和平转让与中华民国,从而为现代中国的构建,为这个未来中国的领土疆域之完整和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以后的政权,凡涉及中外疆域纷争问题时,莫不以清朝的“完全领土”为法理依据。 ——摘编自韩东育《清朝对“非汉世界”的“大中华”表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孔孟的民族观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满清统治者清初和清末的民族观。
|
26. 难度:困难 | |
材料一“春耕、夏耕、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地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光秃秃的样子),而百姓有余材也。” 一一《荀子·王制》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一一《老子》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之,水积则鱼聚,木茂则鸟集 ———《淮南子·说山训》 “诸部内有旱、涝、霜、雹、虫、蝗为害之处,主司应言不言,及妄言者,杖七十……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树木,庄稼者,准盗论。” ———《唐律疏议·杂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的环保思想 材料二1854年,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如果说霍乱的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据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 ——据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 材料四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谁该承担主要责任就不言自明。无视历史责任……是毫无道理的。发达国家如今已经过上富裕生活,但仍维持着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且大多属于消费型排放;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排放主要是生存排放和国际转移排放。 ——据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责任”和“国际转移排放”的角度,简要说明发达国家在改善全球环境方而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原因。
|
27.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政治文明是围绕权力(利)而展开的,表现为“族权、政权、神权、王权、民权、集权、分权、人权”等。 请围绕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从中任选3个或3个以上词组,简单画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图,并加以说明。(要求:逻辑关系明确,史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