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普宁市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061年,苏轼考取“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但是,后来他感叹道:“当年……成绩甚优,于是飘飘然自以为真的可以‘直言极谏’了。殊不知谏一回灭一回,如今灭到黄州凉快来了。”对于此事的下列解读,比较准确的是

A. 科举考试方式有所创新    B. “直言”需符合上级意图

C. 读书人并没有得到重用    D. 科举考试科目种类繁多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国君认识到“士”的重要性,甚至公卿大臣也礼贤下士。著名的事例有齐桓公礼聘管仲、勾践出车行舟四处访贤逢士“必问其名”,等等.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

A. 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    B. 冲击了世卿世爵制度

C. 形成了尊重人才的风气    D. 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十地买卖契约(局部)。详细记载了所买卖土地的坐落、面积和买卖双方。除了买卖双方及证人签字画押以外,官府也加盖了官印。官府在土地买卖契约上加盖官印的主要作用是

A. 进一步保护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为土地买卖提供法律依据

C. 致使土地兼并现象

D.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钱漕、盐课等,其中地丁几占全部岁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和官业收人几占岁入的一半。通过鸦片战争前后财政收人的变化可以看出

A. 西方列强的掠夺    B. 财政收入的减少

C. 自然经济的解体    D. 中外贸易的扩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新文化运动百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报》发文指出:“回顾百年……不同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关于新文化的唯一共通之处大约就是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新文化。”这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目的具有复杂性    B. 过程具有曲折性

C. 内容具有广泛性    D. 启迪了民族意识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37年3月,国民政府制定的《民国二十六年度作战计划(甲案)》中明确规定:“作战期间,应有专门机关指导群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用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这份作战计划

A. 为即将爆发的抗战作了充分准备    B. 证明西安事变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C. 明确指出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性    D. 认识到抗日战争必将是持久战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表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等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物价指数

1978年

3645.2亿元

381.00元

100

1980年

4545.6亿元

463.00元

107.2

1985年

9016.0亿元

858.00元

123.2

 

 

上表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A. 严重的经济匮乏初步缓解    B. 经济増长为物价上升抵消

C. 人民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    D. 改革现有的体制任务紧迫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智者运动中,“智者”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是较为一致的。“智者运动”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A. 政治民主    B. 经济发达

C. 学术浓郁    D. 思想独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马丁·路德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教皇和教会没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力,强调信徒信仰即可得救,教皇和赎罪券均无赦罪效能,信徒能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须由教会做中介,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等等。这些主张

A.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    B. 巩固了文艺复兴的成果

C. 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 表达了民主政治的理念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891年,正在访问日本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伊(后来的尼古拉二世)被警卫漳田三通刺伤。当时的内阁政府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要求判处被告死刑,但是,担任大审院长的儿岛惟谦指示具体负责审判的法官,要求按照法律规定,以普通人的谋杀未遂罪论处。最终被告判无期徒刑。这一案件的处理结果说明日本

A. 确立了美国式政治体制    B. 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对立

C. 极端民族主义迅速抬头    D. 司法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说:“1929年危机之后,政府的大财政都变成常态了……凯恩斯主义现在比较流行,已摧毁了很多国家潜在增长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这可能是个不幸的事情。”张军认为凯恩斯主义

A. 遭到众多国家的抵制    B. 刺激经济具有时效性

C. 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    D. 损害后发国家的利益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阿莱霍•卡彭铁尔的长篇小说《消失的足迹》,人们将其比作现代版的《桃花源记》: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境地往往都与“世”隔绝,模拟远古,物质简仆,人情融融,都受到“外界”临近的威胁,并在这威胁到来之前彻底消失。据此可知,《消失的足迹》应属于

A. 浪渴主义    B. 现实主义

C. “黑色幽默”    D. 魔幻现实主义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主题
 

时间
 

主题
 

1933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82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35
 

通过竞争
获得和平
 

1984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37
 

现代世界的
艺术和技术
 

1985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39
 

明日新世界
 

1990
 

人类与自然
 

1958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98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62
 

太空时代的人类
 

2000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1964
 

通过理解
走向和平
 

2005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
 

人类的进
步与和谐
 

2010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74
 

无污染的进步
 

2015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

各类学堂

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普通小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高等学堂

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实业学堂

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

 

 

(1)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4年清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冷战后关于国际局势的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

材料二美国《外交》杂志的编辑认为,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是继1947年乔治•凯南提出“遏制”思想之后最富有争议的国际关系理论。(二战后初期,作为美国外交官的乔治•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苏联必须有“一种长期的”,“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的政策。)

材料三国际上也有一些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材料中两种国际关系理论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列举美国实施乔治•凯南“遏制”政策的表现。

(2)依据材料归纳福勒关于世界冲突的观点并简要评价。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国藩是封建中国数千年尤其是两宋以下封建统治阶级一切黑暗精神的最大体现者,又是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一切对外投降对内屠杀的反革命的汉奸刽子手们的“安内攘外”路线的第一个大师……他精通极端专制主义也是极端奴隶主义的哲学——程朱道学,运用在言论上,就是满口“诚”“礼”“仁义”“道德”等字样;运用在行动上,就是极度的残忍,屠杀数千万中国人民,认为“痛快”。他被《天朝田亩制度》骇到了,要挽救封建统治者的权利,牺牲数千万人的生命,就是“卫吾道”,所讲的“道”,只是少数大地主大官僚的“道”,从人民看来,恰恰是大逆不道。

——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1944年)

材料二《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是1944年我在延安时写的。曾国藩是近百年来反动派的开山祖师,而他的伪善乔装却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继承者人民公敌蒋介石把他推崇为“圣人”,以为麻醉青年、欺蔽群众的偶像。为了澄清当时一些人的混乱思想,所以有揭穿曾国藩这个汉奸刽子手本来面目的必要。这篇文章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写出的。

——范文澜19548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文澜评价曾国藩的依据以及影响其评价的因素。

2)你认为还可以从什么角度评价曾国藩?请补充史实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