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善“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这表明 A. 儒家学说源于尧舜 B. 儒家注重维护封建伦理秩序 C. 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 D. 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
2. 难度:困难 | |
秦代九卿之一的少府掌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而与此相应的唐代六部中的户部掌全国疆土、天地、户籍、赋税、俸饷及—切财政事宜,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血缘政治的削弱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政治制度的成熟 D. 宰相权力被削弱
|
3. 难度:简单 | |
宋太祖曾发布诏令:“所在不得苛留行旅,赍装非有货币当算者,无得发箧搜索。”又诏:“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这表明当时( ) A. 统治者注意保护商人的权益 B. 商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较大提升 C. 商业税率比较低 D. 官商勾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
4. 难度:压轴 | |
明万历以后,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还有距离更近的,如苏州府吴江县,在明末平均约每乡3个市镇,彼此不过数里之遥。材料说明当时的江南地区 A. 水路交通发达 B. 苏州府成为地区经济中心 C. 市镇经济开始兴起 D. 农村商品化生产程度较高
|
5. 难度:中等 | |
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间的冲突)层出不穷。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能够反映出 A.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C. 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 西方各国加强对华控制
|
6. 难度:压轴 | |
1919年,胡适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这有助于 A. 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B. 抵制尊孔复古的逆流 C. 引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 提升国人文化素养
|
7. 难度:困难 | |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加紧反对富农是不适当的,对于富农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不没收其经营的土地、商业和财产,并应保障其扩大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的自由。这一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A. 粉碎国民党对苏区的围剿 B. 扩大全民族抗战的群众基础 C. 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D. 促进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
8. 难度:困难 | ||||||||||||||||||||||||||
下表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连续四年工业、农业总产值情况。(单位: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据此推断这一历史时期是
A. 1949—1952年 B. 1953—1956年 C. 1957—1960年 D. 1979—1982年
|
9. 难度:困难 | |
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一原则规定有利于 A. 维护社会平等 B. 追求司法公正 C. 强调法律权威 D. 限制公权滥用
|
10. 难度:困难 | |
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他们谋求一种隐喻,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 A. 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B. 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C.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D. 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
11. 难度:困难 | |
从1933年起,苏联政府对农业和农庄规定生产总量、各种作物播种面积、各种畜禽头数和产品率等指标,逐级下达给集体农庄,并由机器拖拉机站负责监督集体农庄。上述措施 A. 说明工业化推动农业集体化 B. 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 表明斯大林模式已正式确立 D. 避免了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
|
12. 难度:困难 | |
下图漫画作于1992年,最符合漫画寓意的选项是 A. 欧盟成立加速欧洲经济发展 B. 英德等大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 C. 欧洲一体化前路将充满波折 D. 欧洲引领经济全球化新一轮浪潮
|
13. 难度:压轴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沿袭明制,国子监为中央最高学府。平时所习课程,为《四书》《五经》等。每月有月课一次,三月有季考一次。课考题,皆用《四书五经》文与诏、诰、表、策、论、判。考试成绩,清初首用积分法。各省的府州县郡都设立有官学,府有教授,州有学正,县有教谕旨,并各有训导为福。从嘉庆道光以后,太学乃衰。正轨的现代型学校,始于1898年京师大学堂。后经戊戌政变、拳匪之乱,使教育革新计划一度中断。后成立学部,乃订立新学制,于全国普设现代式学校。光绪三十一年始,正式裁国子监、停科举,而以京师大学堂代“太学”、“现代教育”代“旧式教育”矣。 一一摘编自陈致平《中华通史.清史后编》 材科二 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1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直接与杜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1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据《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六卷》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旧式教育”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以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世纪时期相比,15~18世纪英国教育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
14. 难度:压轴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指的是人类历史由各地区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历史的纵向与横向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必须有史实依据)。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50年代,清王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又遭到大平天国运动冲击,赔款及军费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清廷办捐输(卖官)、运饷盐、拨丁漕、征地丁、提关税、收杂捐、铸大钱、发票银等手段并用,仍无法弥补庞大的军需开支。咸丰三年,清廷在北京试行向商铺征税,导致商人不满,试行不到五天即告失败。随后,清军将领在江苏扬州开设厘金局,向米行“劝谕”助饷。咸丰帝批准地方督抚自行“就地筹饷”,在苏、湘、川等省试办,各地纷纷效仿,至1862年已基本推行于全国。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厘金又变为正式税收、新商税,成为晚清和北洋军阀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支柱之一。但地方各自为政,厘金征课标准不一,到处设卡抽厘,给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种种弊害,至1931年才被裁撤。 ——摘编自田志明《略论厘金制度的创行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厘金制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行厘金制度的影响。
|
16. 难度:困难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冯梦龙(1574-1646年)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通俗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他认为通俗文学为“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是真情的流露。在《叙山歌》中,他提出要“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文学主张。在传奇《酒家佣》的序文中曾这样说道:“世人但勿以故事阅传奇,直把作一具青铜镜,朝夕照自家而孔可矣。”他的那些记录当时的历史事件的著作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供市井细民阅读的拟话本、长篇说部,小说类书,以及剧本民歌、笑话等有更大的读者群。 ——摘编自《冯梦龙通俗文学观浅析》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冯梦龙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梦龙文学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