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籍中曾出现下列人名:殷孝祖、刘敬先、汤显祖、蔡兴宗等。下列制度中,对这些人的起名影响比较大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秦朝一重要官职的官印,后世官职中与其职能最相近的是
A. 汉武帝时期的刺史 B. 唐朝的刑部尚书 C. 宋朝的参知政事 D. 元朝的行省长官
|
3. 难度:中等 | |
“风流与我逢,狂草竞龙舞。一舞醉三回,消愁极千古”生动地描写了中国书法的某种字体,下列书法家最擅长该种字体的是 A. 欧阳询 B. 颜真卿 C. 怀素 D. 柳公权
|
4. 难度:中等 | |
《大明一统志》中记载:“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所载描述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
5. 难度:困难 | |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图中工具大大提高灌溉效率 ②图中工具发明时间在元代 ③图中工具利用了水力 ④该书作者曾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
6. 难度:困难 | |
蔡元培曾说:“黄梨洲(黄宗羲)且得东方卢梭之目焉,是为学问界之势力。”黄宗羲被称为“东方卢梭”主要是因为他 A. 批判君主专制 B.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C. 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D. 认为“工商皆本”
|
7. 难度:中等 | |
1885年6月16日杭州一菜场失火,上海的《申报》当天就接到关于此事的电讯稿,第二天就登在报纸上了。《申报》的新闻搜集如此快捷主要得益于 A. 铁路运输的发展 B. 轮船航运的发展 C. 电报等通信发展 D. 报纸等传媒发展
|
8. 难度:中等 | |
1918年,山西省在省长阎锡山的推动下开展教育改革,将小学所用课本一律改用白话。这一改革的背景是 A. 辛亥革命的发展 B.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 五四运动的爆发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9. 难度:困难 | |
某同学在查阅抗战中某次战役资料时找到以下几个关键词:“民国二十九年”“华北”“交通破袭”,该战役应是 A. 太原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枣宜会战
|
10. 难度:困难 | |
某同学在主题为《上海与近代中国经济》的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了以下三则材料: ①100法币只能买0.002416两大米 ②3000家大工厂只有600家开工 ③百货架上80%的商品来自美国。这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年的上海 A. 1895年 B. 1913年 C. 1936年 D. 1948年
|
11. 难度:困难 | |
《人民日报》是新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下列历史事件有可能出现在下图所示这份《人民日报》上的是
A. 全国人大批准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0 B.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访问中国1982 C. 《中美建交公报》发布,热烈庆祝中美建交 D. 中国推动上海五国机制正式确立1996
|
12. 难度:困难 | |
20世纪60—70年代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科技发明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东方红一号”被送入太空 ②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③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③②①④
|
13. 难度:压轴 |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三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三中全会: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这三次三中全会,说法错误的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B.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C. 十四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三次三中全会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的进程
|
14. 难度:困难 | |
有人说,“‘一国两制’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一国两制”和美国联邦制相比,两者的共同点是 A. 都强调中央集权原则 B. 都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C. 都保持地方独立行使主权 D. 都实行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
15. 难度:困难 | |
在古雅典,由于公民大会召开和其他政治活动都比较频繁,因此亚里士多德说:“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劳作的人是不能做一个公民的”。雅典民主政治在发展过程中,为解决劳作和参政之间的矛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按财产多寡划分政治等级 B. 采取间接选举的方式参政 C. 限制劳动阶层参与政治活动 D. 对参政者给予一定的津贴
|
16. 难度:中等 | |
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某文学社举办了莎翁作品展。可以在展会上展出的莎翁作品是 A. B. C. D.
|
17. 难度:困难 | |
下图反映的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关系出现在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 B. 英国光荣革命以前 C. 《权利法案》颁布以后 D. 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
|
18. 难度:中等 | |
爱因斯坦说过:“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代替牛顿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而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下列最能体现牛顿“宇宙统一概念”和“明晰的体系”的是 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C.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D.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
19. 难度:困难 | |
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中指出:“它改变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的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这里的“它”最早兴起于 A. 意大利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
20. 难度:中等 |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次工人运动的影响不包括 A. 沉重打击了欧洲资产阶级 B.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D. 证明了无产阶级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
21. 难度:中等 | |
1933年,美国有近250万大小企业因遵守某部法律,而被政府授予“蓝鹰标志”。这部法律是指 A. 《紧急银行法》 B. 《全国工业复兴法》 C. 《农业调整法》 D. 《社会保险法》
|
22. 难度:困难 | |
1938年10月,丘吉尔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指出:“我们未经战争就遭到了一次可耻的失败……此地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被分割,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将使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无力……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丘吉尔的演说针对的是 A.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B. 西班牙内战 C. 慕尼黑阴谋 D. 德国吞并奥地利
|
23. 难度:困难 | |
1943年11月28日,伊朗首都德黑兰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在这里举行了一次由美、英、苏三国首脑参加的国际会议。关于这次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会议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背景下举行的 B. 会议宣布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C. 会议决定由苏、美、英三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 会议奠定了战后美苏两国主导世界的基础
|
24. 难度:困难 | |
不结盟运动倡导人之一尼赫鲁曾说,“我们的政策(不结盟)仍然是不但要独立于国家联盟,而且要试图做尽可能多的友好合作……不结盟不能与中立或中立主义相提并论,它是一个寻求建立集体和平的积极的和建设性的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不结盟运动 A. 致力于促进国际合作和世界和平 B. 要与美苏两大阵营保持绝对的中立 C. 体现亚非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消极态度 D. 主张不结盟国家结合成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
25. 难度:中等 | |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目前,共有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区域集团30多个,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有140多个。下列组织不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是 A. 欧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
26. 难度:压轴 | |
【加试题】孙中山在1905年之前发表的文章中对满族和清朝政府有“满洲鞑子”“满奴”“满贼”“异种”“外国人”等近20种蔑称,但他在1906年又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他在1912年进而提出“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上述现象可以说明 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②孙中山最终完全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③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经历了艰难的思想历程 ④历史人物的历史认识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④
|
27. 难度:困难 | |
【加试题】近代某思想家刊文高度评价报刊的作用时说:“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以往中国报业不发达)“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如今大力办报,“准此行之,待以岁月”,使“天下人咸知变法”,必能“风气渐开,百废渐举,国体渐立,人才渐出”。据此判断,该文章最有可能发表于 A. 《昭文新报》 B. 《时务报》 C. 《民报》 D. 《共产党》月刊
|
28. 难度:困难 | |
【加试题】西方某著名人物曾发表演说:“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他不住那里。……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据此判断,该演说者最有可能是 A. 罗马教皇朱理二世 B.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 C. 浪漫主义作家雨果 D. 建筑师布鲁内列斯齐
|
29. 难度:困难 | |
【加试题】历史学家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俄国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因为俄国处在全球政治和经济事务中的特殊地位。……俄国革命像所有伟大的革命一样,都来源于过去历史矛盾的总和、形形色色的本土原因以及许多阶层人民长期的不满。”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俄国十月革命 ①正确揭示了其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②推动了亚非拉的反殖民主义运动 ③终结了西方各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④开启了全新的现代化模式和道路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30. 难度:困难 | |
【加试题】《吴越春秋》中记载:“臣闻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若抱儿,右手发,左手不知,此正射之道也。”与描述相符的兵马俑是 A. 立射俑 B. 骑兵俑 C. 跪射俑 D. 将军俑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就把政治软弱和四分五裂的中国看成是扩张自己利益的场所,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和欧洲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离现场更近一些罢了。 ——据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等整理 材料二尽管传统的看法是纳粹德国首先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实际上日本军队的行动更早。1937年下半年,日本从傀儡国满洲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入侵中国。……中国军队在一些地区的抵抗十分顽强,日本士兵采取了惨绝人寰的报复手段对付中国的士兵和平民。……早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及1941年晚期夺取西方在整个东南亚的殖民地之前,日本和中国就已经陷入了大规模的战争,誓死争夺着对整个东亚的控制权。……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日本军队深陷中国战场。 ——摘自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1937年下半年”所指的事件和“日本士兵采取惨绝人寰的报复手段”所指的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
32.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灾难,由欧洲主导的全球化开始动摇了。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呈现的特点,并指出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推动二战后初期美国主导全球化进程的世界性经济组织。
|
33. 难度:困难 | |||||||
【加试题】现代科技的发展影响人类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科学技术发展到19世纪后半期以后,它不仅给人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手段。同时也为人类制造出了一套高杀伤的现代化军事,这为交战各方的扩军备战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手段。在德国,飞速发展的工业技术被飞速地应用于武器生产,非理性地支持了征服的野心……战争爆发之后,科学技术更像一股魔幻般的力量把各方都投入到军力竞赛上来,各种军事发明层出不穷。 ——《科学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材料二中外许多历史名人都针对现代科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技术发展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2)选择材料二中的一种主张,简要加以评述。
|
34. 难度:压轴 | |
【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思想,它最光辉之处在于强调人的尊严,挖掘出被中世纪的黑暗掩盖了的人性。文艺复兴时期,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广为流行。作品是否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试金石。 ——桑德拉·塞德尔《探寻欧洲文艺复兴文明》 材料二14,15世纪,意大利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力量之一是行会工匠,他们在反对中世纪宗教教条的斗争中表现出了伟大的创造性,正因如此,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以天才建筑师布鲁内列斯奇为代表的一批匠师设计建造出了新式教堂建筑,其代表作品是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教堂建筑》 (1)材料一中体现的文艺复兴的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在文艺复兴中的主要诉求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建造背景和艺术特点角度分析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如何体现上述思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