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1945年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 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2. 难度:困难 | |
以下为不同年代《人民日报》国庆头版上的部分标题。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伟大领袖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②叶剑英委员长进一步阐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为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远大目标而奋斗 ④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闭幕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
|
3. 难度:困难 | |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立法权 B.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 与之前相比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 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4. 难度:中等 | |
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
5. 难度:中等 |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 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6.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十年“文革”在政治制度方面给党和人民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打破个人崇拜 B.必须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C.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
7. 难度:困难 | |
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现行有效的法律。这表明 A. 我国法律更加健全,正走向制度化、法律化 B. 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 1982年之前全国人大没有制定法律 D. 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
|
8. 难度:中等 | |
“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被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另起炉灶” 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
|
9. 难度:中等 |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
10. 难度:压轴 |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 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 C. 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 行为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
|
11. 难度:简单 | |
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通过大会宣言,表示“参加这次会议的不结盟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结盟运动反对美苏两大集团控制世界 B.不结盟运动的性质与“经互会”、“华约”不同 C.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D.不结盟运动是没有共同目标的松散组织
|
12. 难度:简单 | |
1984年6月,邓小平说:“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 B.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C. 倾向于社会主义吞掉台湾 D. 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13. 难度:简单 | |
台湾“头号红顶商人”、海基会原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于2005年1月3月病逝,生前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指的是 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 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
14. 难度:中等 | |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 “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15. 难度:简单 | |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陈敦德出版了两部外交纪实著作:《解冻在1972》和《起航在197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部著作的主题应是 A.中美关系从解冻到建交 B.中日关系从解冻到建交 C.中苏关系从解冻到建交 D.中日建交到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16. 难度:简单 | |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 丘吉尔“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
17. 难度:简单 | |
1948年,美国在巴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巡展,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举意在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缓和两极对峙的紧张局势 C.应对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D.策划建立北约组织
|
18. 难度:中等 | |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 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B. 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 C. 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D. 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
19. 难度:简单 | |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 A.促进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B.对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C.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D.加快了欧洲的复兴
|
20. 难度:简单 |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B.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C.谋求成为政治大国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21. 难度:中等 | |
1958年9月,阿登纳与戴高乐进行首次会晤。两人的会谈公报宣布: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强调“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该公报 ①揭开法德和解的序幕 ②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发展 ③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④强调法德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22. 难度:中等 | |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23.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 ) A. 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 B.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C. 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 D. 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
24. 难度:困难 | |
下列关于农业工具使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商周时期青铜器制品已出现,但主要的农业工具还是木石材料制作 B. 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并不普遍 C.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D. 三国时期,马钧创制的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大发明
|
25. 难度:简单 | |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井田制开始瓦解 B. 商品经济发展 C. 小农经济兴起 D. 家庭手工业产生
|
26. 难度:困难 | |||||||||||||||||
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通过对该表的分析,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①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②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27. 难度:中等 | |
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这段铭文反映出 A. 井田制的盛行 B. 西周中期土地可以合法交换 C. 西周社会商品经济的水平高 D. 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
|
28. 难度:中等 | |
据史料记载,隋文帝开皇四年,智贾租得常田一亩,交与田租银钱五文,租田人不负担田赋;灌田水渠破而水溢,田主不负责。据此可知 A. 均田制已经瓦解 B. 租佃制在全国范围推广 C. 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D. 经济生活中存在契约意识
|
29. 难度:简单 | |
“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得其半。”这反映了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 村社式经营 B. 田庄式经营 C. 租佃式经营 D. 自耕农式经营
|
30. 难度:简单 | |
某班同学存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
3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 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四 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 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 (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
32. 难度:困难 |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藤文公上>> 材料二“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材料三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试概括制度的内容并指出这种土地制度的性质。 (2)材料二反映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针对这种变化,各诸侯国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出这一土地制度的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缓解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否有效?请分析有效与否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