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拟定谥号的规范。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 A. 尊崇和颂扬先人 B. 缓和君臣关系 C. 惩恶劝善维护统治 D. 巩固儒学地位
|
2. 难度:简单 |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A. 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 C. 后者有害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D. 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
|
3. 难度:简单 | |
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殷之宗庙,以子能继父者为大宗,身死而子不能继位者,虽长于昆弟,亦降为小宗。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材料强调的是( ) A.宗法制起源于嫡庶之制 B.宗法制与周公制礼无关 C.宗法制商代已经存在 D.宗法制起源于宗庙祭祀制度
|
4. 难度:困难 | |
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这一论述强调宗法制 A. 具有凝聚宗族,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 B. 封闭性的特征 C. 应对土地兼并等风险的作用 D. 自给自足的特征
|
5. 难度:简单 | |
先秦时期的社会管理者通过对节庆时间、场合、仪式的安排等有意或无意地对治下百姓进行管理和教化。夏商周三代的岁时节庆一脉相承,在人们参与节庆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共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由此可见,先秦节庆 A. 束缚了百姓的思想及其生活 B. 提升了人们的族群认同 C. 宣示了夏商周政权的合法性 D. 娱乐性取代了教化功能
|
6.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为汉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对该图历史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事实基本符合的是 A. 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 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初步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C. 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严格履行 D. 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权利之间的纽带
|
7. 难度:中等 | |
按唐制,中男(16至2l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
|
8. 难度:简单 | |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A. 摧毁了门阀政治 B. 扩大了政权基础 C. 促进了社会公平 D. 与人才培养脱节
|
9. 难度:简单 | |
西汉初,列侯封地称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这反映了 A. 汉初与周分封制一脉相承 B. 封国制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 西汉的监察制度日益强化 D. 郡国并行且以郡县制为主
|
10. 难度:简单 | |
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A. 燔诗书而明法令 B. 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C. 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 D. 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
11. 难度:简单 | |
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 A. 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 B. 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 C. 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 D. 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
|
12. 难度:简单 | |
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 A. 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 B. 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 C. 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 D. 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
13. 难度:简单 | |
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
|
14. 难度:中等 | |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15. 难度:简单 | |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 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
16.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 A. 铁犁牛耕+庄园经济+贵族政治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 B. 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 C. 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垂直管理体制+宗法和礼乐制度 D. 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分封制度体系+大一统思想观念
|
17. 难度:简单 | |
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下表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 ①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②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③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这时期农业的发展 ④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18. 难度:简单 | |
明朝的《天工开物》反映了 ①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②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③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 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19. 难度:简单 | |
手工业,曾经是古代中国取得了辉煌成就的诸多领域之一。下列现象在中国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用麻做纺织原料 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③用丝做纺织原料 ④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
20. 难度:困难 | |
明中叶以后,地方官府所制定的集市日渐次频繁,间隔缩短。江南有许多乡村市集,也都超越了定期市的阶段,如苏州昆山县的半山桥市,“民居辐辏,朝夕为市”。这反映了当时江南 A.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B. 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工商市镇日渐兴起 D.生活现念发生转变
|
21.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管子·入国》述周代实施“养疾之政”,专设“掌病”一职,负责给老人“问病”;有“八十者,一子不从政(意为不服徭役);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一说。汉代《王杖诏令册》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北魏,首创“存留养亲”制度,准许死囚在家“侍亲缓刑”,等家里老人去世后再服刑。《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贞观政要·孝友》又称,房玄龄“事继娘,能以色养(和颜悦色之意),恭谨过人”。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太祖朱元璋曾先后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对孤贫老人实行终身养老。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史料汇编》等 材料二日本政府1954年制定了《国民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国家负担33.3%,余下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20世纪70年代,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日本积极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日本厚生省、大藏省、劳动省、建设省分别主管老人福利、税收优惠、辅导就业和住宅规划,有效保护老年人权益。通过舆论宣传,使得社会各界都关注老龄问题。 ——摘编自刘清芝《美国、日本、韩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养老政策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古代重视养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养老制度的成功经验。
|
22. 难度:困难 | |
材料:为了扩大赋税征收面,隋初进行了纳税户口清查工作,《隋书,食货志》载:“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大索貌阅之后,大臣高颖又认为长吏肆惰,遂请行输籍之法。由中央确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写成定簿,并根据户等高低征派赋役。由于国家规定的赋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甘心成为国家的编户。这样既调动了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虽然隋代农民赋役较前代有所减轻,但是纳税人口却比前代成倍激增,隋朝经济改革对国家财政的影响由此一目了然。 ——摘编自《从改革的角度看隋朝的“国计之富”》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