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这样评价梭伦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梭伦改革时“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主要得益于

A.实行财产等级制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四百人会议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A. 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B. 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C. 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D. 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克利斯提尼用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代替沿袭已久的颇具权威的惯例,意在用对整个城邦的忠诚替代传统的对部落和氏族的忠顺。这里基于理性的体制表现在:

A.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 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C.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 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在阿吉纽塞群岛打败了斯巴达海军将军们,因没有运回阵亡者的尸体而遭受陪审法庭严历的审判,十将军中有六位被投票判处死刑,色诺芬认为:杀死六位将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A. 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的司法    B. 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

C. 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D. 民主必然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处其死刑。该材料说明当时雅典民主政治(   )

A.司法审判程序存在问题

B.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C.多数票原则保证了司法公正

D.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某人挨着他人的土地筑短墙,他不得越界;他如果建围墙,则必须留出空地一尺,如果是建住所,则留出两尺,如果是挖坑道或沟,则留出的尺度应与挖掘的深度同。该规定

A. 旨在维护平民利益    B. 有助于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C. 利于调节社会矛盾    D. 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详细信息
7. 难度:压轴

罗马共和国时期,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

A. 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    B. 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C. 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    D. 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     )

A. 习惯法的推行    B. 公民法的推行

C. 万民法的推行    D. 陶片放逐法的推行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

A. 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B. 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C. 帝国凭借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    D. 《十二铜表法》成文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蒙森在《罗马史》中这样论述罗马法的起源:“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蒙森的论断说明了罗马法蕴藏

A. 君权至上的精神    B. 公民主权的精神

C. 自由平等的精神    D. 三权分立的精神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火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这主要表明英国

A. 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    B. 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

C. 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    D. 内阁脱离了与国王的政治联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钱乘旦先生认为“民主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没有工业革命,是没有现代民主化进程的。”以下史实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 发动光荣革命    B. 颁布《权利法案》

C. 形成责任内阁    D. 1832年议会改革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怪物是指( )

A. 君主立宪制国家    B. 联邦体制的国家

C. 民主共和制国家    D. 邦联体制的国家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美国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责任是裁决涉及宪法解释问题的案件,判定某项法律或政府行动是否违宪。这一被称为司法审查的权力使最高法院能够否决联邦或州的法律,如果这些法律在最高法院看来是与宪法相冲突的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最高法院是美国国家权力中心    B. 联邦和各州并无独立的立法权

C. 最高法院统揽国家各级司法权    D. 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俾斯麦在经济方面是很乐意迎合资产阶级的,甚至在讨论议会的权限问题时,他所显示的也不过是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 皇帝是德国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B. 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选举产生

C. 议会通过的法案由皇帝批准生效    D. 德意志其他各邦保留自治的权利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能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帝国内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威廉只得宣布为“德意志皇帝”,在国内事务上作为普鲁士国王主持联邦议会。而且俾斯麦这位德意志帝国的创立者从一开始就确认了“皇帝在原则上不享受高于各国王的优先地位”。这充分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内

A. 皇帝与宰相之间形成权力制衡关系    B. 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处于完全平等地位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体制    D. 政治架构考虑到长期分裂的历史因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

A. 恩格斯坚持采用暴力斗争的形式    B. 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的赞同

C.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 马克思主义理论随时代进步而发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694年,英王威廉只世为了在对法作战中,防止党争.增强行政效率,曾采纳桑德兰伯爵的建议,专任国会下院多数党辉格党的领袖为枢密大臣。这表明当时英国

A. 国王开始统而不治    B. 已经建立责任内阁制

C. 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    D. 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载:“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材料反映出麦迪逊主张在美国实行

A. 联邦制分权制衡    B.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C. 邦联制分权制衡    D. 内阁制差额选举制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有德国学者认为,从宪法角度而言,德意志帝国是个怪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中主要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皇帝担任国家元首    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

C. 内阁掌握行政大权    D. 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 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

B. 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C.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D.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之后产生的《道光洋舰征抚记》等史著皆谓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遂北犯定海。当代史学家茅海建在研究中英军事实力、军事行动后,认为“英军有着制胜的武力,绝非害怕林的武备”。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时人记载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B. 历史原因的探讨很难有定论

C. 历史研究应基于史料客观考证    D. 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24. 难度:压轴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

A.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 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C. 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D.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据此推断作者的真正意图是(     )

A. 中华民国建立导致了社会动荡

B.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变化

C. 深化思想启蒙以促进国家革新

D. 共和体制还不足以革新国家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

 

A.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 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A. 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    B. 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C. 武汉会战失利,抗日进入相持阶段    D. 北伐胜利进军,成功消灭北洋军阀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1932—1941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中关于1军的部分内容(选自张正隆著作《雪冷血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做出了重大牺牲

②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即已开始

③粉碎了日军发动全面侵华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④折射出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日寇后方抗战的悲壮艰苦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阎锡山把指挥部设于岭口,与八路军总政委周恩来、副总司令彭德怀共商作战计划;国民党高桂滋、陈长捷军正面布阵迎敌,115师抓住友军制敌之机,奇袭板垣师团第21旅团。”此次战役

A. 爆发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B. 是太原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始    D. 粉碎日本迅速灭亡中国企图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长江局:立即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的工作,以武装民众准备发动游击战战争为中心任务,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这一指示

A. 有助于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    B. 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    D. 导致华北抗战态势发生扭转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1944年11月,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访问延安后,对外宣称:“国民政府和国民党所秉持的原则与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原则之间,即使有所分歧的话,分歧也不是很大。”当时国共两党的原则中“分歧”最小的是

A. 抗战进行到底    B. 军队上交国家    C. 建立联合政府    D. 推行政治民主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人地跃进敌人的深远后方去。……就可以东胁南京,西逼武汉,南抵长扛。”这里的“战略进攻”是指

A. 开展百团大战    B. 进大别山    C. 组织淮海战役    D. 发动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的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

A. 成为国共首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B.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到来

C. 表明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教训

D. 激发了根据地民众投身土地革命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1927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

A. 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

B. 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

C. 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D. 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说:“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有共同的社会条件生存条件而团结起来,摸索摆脱他们处境的出路,一部分人则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乐土的坚实桥梁。但到了马克思才用……这个特别的历史任务把他们联合起来,使他们上升为阶级。”材料所指的“特别的历史任务”是

A. 通过议会斗争颠覆资产阶级政权    B. 通过国际联合破坏资本主义经济

C. 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 通过行业改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详细信息
37. 难度:困难

李大钊评论近代俄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今以俄人庄严璀灿之血,直接以洗涤俄国政界积年之宿秽者,间接以灌润吾国自由之胚苗”,从而使那些军阀政客、官僚耆旧们明白“专制之不可复活,民权之不可复抑,共和之不可复毁,帝政之不可复兴”。这一评论

A. 认为二月革命有利中国进步    B. 认为十月革命必将影响中国

C. 主张效仿二月革命推翻帝制    D. 高度赞赏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38. 难度:压轴

“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之后,列宁回国,直接领导武装起义。”此次武装起义

A.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C. 促成了列宁主义诞生    D. 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2.5万到3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人,伤50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彼得格勒实现了和平解放    B. 《四月提纲》主张完全得到验证

C. 起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 布尔什维克党精心的组织与准备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彼得格勒工人在国际妇女日这一天开始了罢工和游行。工人队伍按习惯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打出了面包!”“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此次罢工直接导致的革命事件使俄国

A.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很快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出现苏维埃和临时政府政权并存局面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三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内院的。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

——摘编自武寅等著《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请回答:

(1)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之处与不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国人经历了由传统家国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的艰难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民众对君主是顺从依附的状态,个人权利弱化隐蔽、国家(君主)权力强化突出。

——刘宗英《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地方主义行动逻辑分析》

材料二王韬(1867年漫游英法等国)对西方政体形式作了研究后,认为中国欲谋富强“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的学生课卷批语中,明确就君、臣、民三者关系提出新的见解,君、臣都是为人民办事者,君主好比店铺总管,臣相是店铺的掌柜,人民则是股东,国家真正的主人是人民。

——摘编自雷颐《孤寂百年一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材料三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孙中山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

材料四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

——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传统的家国观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材料二中知识阶层又产生了怎样新的国家观念。

(2)据材料三,孙中山认为国人的“国家观念”有什么不足?结合所学,孙中山是如何阐述民族主义的。

(3)据材料四分析抗战中新型国家观念得到认同的原因,并理解新型国家观念的内涵。

(4)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指出近代中国家国观念演变发展的两条主线及其思想原动力。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实践,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的;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中国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

——摘编自余伯流、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

材料三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共革命根据地地理分布的历史因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简要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实践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