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云南省大理州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 前者主张尚贤,后者主张德治

C. 前者主张霸道,后者主张王道    D.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军功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据《南齐书·州邵志》记载,南朝齐武帝永明七年(489年),北兖州民截尚伯六十人诉:“旧壤幽隔,飘寓失所。……东平既是望邦,衣冠所系。希于山阳、盱眙二界间,割小户置此郡,始召集荒落。使本壤族姓,有所归依。”材料表明东平郡得以设置的主要原因是

A. 统治阶级意图加强集权    B. 当地豪民重视地域观念

C. 南迁士族要求维护门第    D. 东平地区社会经济发达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江太新在《淸代前期押租制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清朝康熙年间有押租(租赁土地所支付的保证金)记载之州县数为2个,雍正年间3个,乾隆年间30个,慕庆年间62个。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 淸初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B. 农民的负担减轻

C. 地主对农民的盘剥逐渐加重    D. 缓和了人地矛盾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托克维尔认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亳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符合这一说法的革命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义和团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己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从这个论断看,毛泽东当时的意图是为了

A. 揭示各阶层团结的重要性    B. 肯定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C. 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纪念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采取了一种特殊力式,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举措在建国之初有助于

A. 推行“一边倒”政策    B. 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 突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D. 贯彻独立自主的方针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据《雅典春秋》记载:“(他的改革),使得雅典公民权的获得取决于一个人所在的村庄,而不是他的氏族的族籍。他让新兴富有阶层所渴望的奴隶制民主,在他的改革中充分体现了出来。”以下举措,与“他”相切合的是

A. 建立陪审法庭    B. 颁布万民法    C. 发放公职津贴    D. 创立十将军委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十八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

A. 促进了宗教改革发展    B. 有利于理性主义的传播

C. 主张王权独立于教权    D. 为进化学说奠定了基础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

A. 联邦体制取代邦联体制    B. 中央与地方分权制衡

C. 立法部门内部分权制衡    D. 政府与国会分权制衡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资本输出取代了商品输出    B. 英国的高额收入得益于制度优势

C. 二工完成资本的流通加快    D. 激烈的竞争直接导致一战的爆发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

A. 顺应了知识经济发展    B. 国会要求缩小社会福利规模

C. 重视航天技术的开发    D. 国家决策受冷战思维的影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约瑟夫·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 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依然遥遥领先

B. 国际力量分散,多极格局已接近形成

C. 美国的军事、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D. 从不同角度,“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的说法都准确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社会流动指的是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彻底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共和国和各级人民政府,而且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等措施改变了原来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同时也改造了旧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

——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材料二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始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分化了,产生了诸如经理阶层、私管企业主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整个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的机制变化了,社会流动渠道增加,流动速度加快,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正在向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方向演变。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过渡时期,人民政府通过哪些措施对旧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并形成了怎样的社会新结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变动的原因。

(3)谈谈你对社会阶层流动的认识。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在19世纪后期,西方史学界就对文艺复兴展开了颇有深度的学术探讨。瑞士著名的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通过研究认为,文艺复兴虽然披上了“复古”的外衣,但并非是要复活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而是要创造出新的思想文化。

然而,以著名美国史学家哈斯金斯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却沿着这样的学术理路,进而怀疑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与地位。他们认为,文艺复兴并非是一场具有近代启蒙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而只是中世纪晚期的知识复苏运动.这样的“复兴”,在中世纪的西欧并不止一次,如在此之前就有以城市文化兴起和罗马法复苏为特征的“12世纪的文艺复兴”,在8世纪末9世纪初的加洛林帝国,在查理曼大帝的扶持下,还出现了以兴办教会学校、宫廷学校、同步推行拉丁语与法兰克民族语言、校订《圣经》为主要内容的“加洛林文艺复兴”。

你赞成材料中关于“文艺复兴”的哪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管子治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卒,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两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管仲曾对齐桓公说:“君若欲速得志于天下诸侯,则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管子于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是故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昵,其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有司见而不告,其罪五。”

——贾文言《管仲与梭伦军制改革异同论》

材料二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

——《论语·宪问》

材料三梭伦在改革的时候,保留了原先已经存在的地域性单位“诺克拉里”,它既是一个地方的行政单位,也是一个军制单位。他将公民按照土地财产的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即:五百斗级、骑士级、牛耕级和日佣级,根据等级而享有不同的军制义务,前两个等级提供骑兵,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

第四个等级提供轻装步兵……公民通过划分等级,享有不同的军制义务和政治权利。

——贾文言《管仲与梭伦军制改革异同论》

(1)根据材料一、三比较两次改革在内容上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改革的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及其国际联盟,没有孕育一种以承诺和合作为基础的规范标准,没有通过正常的国家间的沟通来解决找胜国与战欣国的关系,没有建立一种利益共享的国际安全机制,结果导致法西斯国家对“体系,的挑战。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连成了空前浩劫。人们永远不会、也不应该忘记,在这场持续多年、沙及当时大部分国家的全球性大厮杀中,军民伤亡、军费消耗、物资损失和精神创伤难以用数字计算。但是,在诅咒这场令人发指的大灾难大破坏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以反法西斯力量的最后胜利而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打乱了旧的世界秩序,冲去了腐朽落后势力,开开辟了国际性社会进步的新道路,对世界军事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又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人类社会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动乱走向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曹胜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O世纪人类社会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动乱走向发展的历史转折点”的看法.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937年,白求恩坦然放下故国的一切,来到中国。而他回到加拿大,却是在去世33年后。1972年,白求恩的“踪影”才逐渐出现在他的故乡。上世纪70年代,冷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970年,特鲁多领导的加拿大政府早于美国与中华人民共乖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年,加拿大政府追认白求恩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加拿大英雄”。至此,加拿大政府不再因白求恩的共产党员身份而回避。但他们对白求恩的理解,却非中国人所熟知、毛泽东所言的“真正共产主义者”,而是一位“胸外科及战地医生、发明家、社会化医疗制度的倡导者、艺术家、人道主义者。生于格雷文赫斯特,白求恩大夫以他在医疗和追求人类幸福事业中所作出的努力在加拿大、西班牙和中国赢得了公认。”

——朱绍杰《一个你所未知的白求恩》

材料二“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加拿大人对白求恩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白求恩精神的内涵。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