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内外服制度 B.郡县制度 C.宗法分封制度 D.礼乐制度
|
2. 难度:困难 | |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其中,中央集权是指 A. 中央统一货币、度量衡 B. 全国统一文字 C. 中央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D. 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理
|
3. 难度:中等 | |
“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
4. 难度:中等 | |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因为 A.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中国政治主权完全丧失 C. 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 D. 帝国主义对中国间接的殖民统治秩序最终形成
|
5. 难度:简单 | |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君主统而不治 ④首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A. 武昌起义 B. 五四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一二九运动
|
7.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结果是人民解放军 A.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C.攻占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 D.转入战略反攻
|
8. 难度:中等 |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为削弱丞相职权,设立“中朝” B. 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宋代设置殿阁大学士,分割宰相的财权 D.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
|
9. 难度:中等 | |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 ) A.古代中国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印度
|
10. 难度:简单 | |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悼念的是( )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
11. 难度:简单 | |
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
12. 难度:中等 | |
《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
13. 难度:简单 | |
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
14. 难度:中等 | |
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
15.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 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 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
16. 难度:中等 | |
秦始皇“坑儒”运用赤裸裸的暴力,而汉武帝“尊儒”则采用隐蔽的手段,实质上都表明统治者 A. 打击或扶植儒家思想 B. 为选拔知识分子扫清障碍 C. 打击思想领域内的敌对势力 D. 加强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
|
17. 难度:简单 | |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
18. 难度:简单 | |
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
|
19. 难度:简单 | |
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应是下列哪两人的对话( ) A.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B.布鲁诺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D.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
|
20. 难度:简单 | |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
|
21. 难度:简单 | |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B.革命权利的学说 C.天赋人权的思想D.社会契约的理念
|
22. 难度:中等 | |
带有浓厚“民本”色彩的儒家思想经改造,成为维系专制统治的工具;而西方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哲学在穿越千年中世纪黑暗后,成为否定专制、走向民主的思想武器。导致“民本”思想与“人本”思想不同发展方向的原因是 ①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②双方在人与人关系上的主张不同; ③双方思想主张的出发点不同; ④东两方古代政治文明模式的巨大差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
23. 难度:中等 | |
“康氏新法没有社会基础,京城的传统士大夫视之漠然。……为数众多的京师翰林院国子监诸生中居然没有一个人受康有为的影响……在偌大北京城的士人中间,康氏找不到同路人。”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康梁的名气不大,影响力小 B. 京师翰林院诸生的素质差,康梁看不起他们 C. 士大夫思想保守,不关心国家大事 D. 新法脱离实际,缺乏群众基础,支持者少
|
24. 难度:简单 | |
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25. 难度:简单 | |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 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
|
26. 难度:中等 | |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孙中山的民生主张为( ) 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 C.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D.建立福利社会
|
27. 难度:中等 | |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 “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 A.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 B.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 C.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 D.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
|
28. 难度:简单 | |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了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
29. 难度:中等 | |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曾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 日本武士日益贫穷,经济地位下降 B. 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 C. 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D. 武士仍是幕府坚实的统治基础
|
30. 难度:中等 | |
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地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社会矛盾( ) ①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 ②阶级矛盾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④面临相同国家侵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31. 难度:中等 | |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侧示意图)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
32. 难度:中等 | |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下列有关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官员的对话: 罗马教廷官员质问马丁·路德:“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 马丁·路德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者《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 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请再举出其它两条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2)材料二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东西方社会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东西方社会转型指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