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二模)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压轴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称,“今世所传《商君书》二十四篇《汉书》作二十九篇),乃是商君死后的人所假造的书。如《徕民篇说:‘自魏襄以来,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魏襄王死在西历前二九六年,商君己死四十二年,如何能知他的谧法呢?《徕民》篇又称‘长平之胜’,此事在前二八零年,商君己死七十八年了。……此皆可证《商君书》是假书。”这主要说明

A. 《商君书》不具有研究价值    B. 《商君书》不能体现商鞅的思想

C. 对于历史年代的研究非常重要    D. 历史研究要注意探究史事的真伪

 

详细信息
2. 难度:压轴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重点。无论国学还是乡学都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札(政治伦理)、乐(艺术教育)、射与御(军事体育)、书与数(基础文化知识)。从以上教育内容可知西周的教育

A. 重视儒家的人伦思想    B. 以提高平民素质为目的

C. 以贵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    D. 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详细信息
3. 难度:压轴

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黑死病”大瘟疫,当时整个英国有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遇难,整个欧洲大的有2500万人死亡。人们开始公开讨论瘟疫的根源。曼彻斯特的大主教威廉姆斯·埃丁顿给他的教士们写了一封信:“人类的纵欲是多么可怕……如今它变本加厉,这理所当然地要激起神的愤怒。这场灾难就是神明对人类这众多罪恶的惩罚。”宣称“黑死病”是上帝在惩罚人类最恶的大主教埃丁顿,不久也染黑死病身亡。这可能会在民众中产生促进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 恐俱绝望,万念俱灰    B. 质疑宗教,祟尚科学

C. 推崇理性,反对教会    D. 逃离欧洲,寻求出路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全球通史》中:“到18世纪的后一段时期,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己在历史上首次发展起来。但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欧洲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另一个原因在于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交通工具的落后是欧亚贸易的主要障碍

B. 欧洲的生产能力尚不具备优势

C. 欧洲人更喜爱美洲或东欧的物品

D. 亚洲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有学者称,在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中,18世纪在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中,解决了一个很多国家都容易忽视的问题。即社会从革命向平稳的和平发展过渡的权力再分配问题,以及大众如何被和平地纳入新的体制的问题。能够反映这种观点的事件是

A. 光荣革命    B. 代议制的建立    C.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 议会改革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当二十世纪初,反满情绪己弥漫开来,所谓种姓革命己成为人们所欢迎、了解的时候,孙中山则强调指出,“兄弟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灭满族民族,这话大错。”“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问题》)。这表明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

A.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B. 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

C. 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反对盲目排外

 

详细信息
8. 难度:压轴

国际联盟的一份调查表明,华南地区的雇农和半雇农占了农村人口的60%~90%,他们除了将年产庄稼的40%~60%交作地租外,还要替佃主交纳正常的地税和附加税——附加税为正常地税的35%~350%不等。农民被剥削到了极限,只有一场革命能解救他们。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 晚清时期中国南方农民的贫困问题    B. “平均地权”思想提出的社会根源

C. 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D.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原因

 

详细信息
9. 难度:压轴

1923~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国民总收入从1919年的650.9亿美元增至1929年的828.1亿美元……汽车的实际生产量从1919到1929年增长了255%.汽车数量从1921年的1050万辆增至1929年的2600多万辆。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美国经济向海外扩展

②这种虚假繁荣预示着危机的来临

③该成就的取得建立在国际局势的相对稳定基础上

④会推动美国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发生变化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压轴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思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五”计划制定的背景有

①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

②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以资金与技术援助的形式积极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

③东北亚局势紧张,快速发展经济、巩固新生政权成为执政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④国民经济完成恢复工作,为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A. 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后者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表现分别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

A实行“混合经济”和建立欧洲共同体

B.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建立各种国际组织

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材料一反映了儒家怎样的价值观?

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使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通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杨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2)依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

(3)综上,比较早期儒家和朱熹关于人欲的思想。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新月异,枪炮皆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申报》1894年7月9日

材料二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化两股势力,西方国家自然会更帝近日本。如果日本有最终战胜的机会,西方都应该放弃干涉的动议,然而中国的最终战胜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而如果西方不立即阻止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日本战败后丧失独立,继而日本也会加入中国,充满忌恨地把西方的“洋鬼佬”赶出国门。如果出于猜忌,欧洲列强不愿出兵干预,美国应该挺身而出,虽然这与美国奉行的门罗主义相违背,但事态的特殊性应该让美国考虑暂时放弃原则。为了不对全球贸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冲突必须停止。

——1994年8月12日英国《每日新闻报》

(1)分析材料一、二对中日战争的形势做了怎样的预测?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和西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测?指出西方的预测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纵观甲午战争,除却黄海上的硝烟,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舆论战。日本政府早在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的时候,就已经将舆论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他们秘密聘请前《纽约论坛报》记者豪斯作为舆论战顾问,当《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揭露日本旅顺大屠杀事实后,日本政府勾结《华盛顿邮报》、《旧金山纪事》、《纽约时报》发表有利于日本的文章,从而质疑克里曼;清朝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伊藤博文说,利用媒体攻势取得国民舆论的支持,就等于拿下了战争一半的胜利。

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点石斋画报》刊载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石版画“牙山大胜”、“倭兵无状”、“海战捷音”、“形同海盗”完全是被清军慌报军情误导,颠倒了真相,国人还一时被虚假胜利蒙蔽,在国际上成为笑谈,造成恶劣影响。

——摘编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2)材料二体现了清朝战败的哪些原因。

材料四

1898年7月16日《伦敦新闻画报》日本撤离威海卫,三囡子将军为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举杯(日本人撤离威海卫后仅一天,英国海军就向清朝强行租借)

——摘编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材料五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路近废省,可多遣,去年近,易考察。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每仿形,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一一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

(3)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以史为鉴,120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让你得到哪些认识?

 

详细信息
14. 难度:压轴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就像交通事故,它们的发生有一个共通的总根源,与此同时又有种种特定的原因……国际无政府状态使战争有可能发生,但它并不使战争一定要发生。

——【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和结局,同主要策动国或参战国的当权集团最初决策的愿望和预期是不一致的,有时是相反的,或者是他们中有些人本来不想打,……

——潘人杰、李巨廉《时代、格局与人——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题的若干思考》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二与1931年一样,急于在中国变得强大之前展开攻势的人,仍然是关东军中的少壮派军官,这些军官受轻而易举地征服东北,没有遭到国际制裁及法西斯和纳粹在欧洲崛起等因素的鼓励,急于将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并在那里建立一个日本的大陆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美苏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

——百度百科“古已导弹危机”

(3)综上,我们可以总结或反思哪些经验教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