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 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 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 C. 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 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
|
2. 难度:中等 | |
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B. 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C. 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D.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3. 难度:中等 | |
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 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 “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C. “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
4. 难度:中等 | |
乾隆皇帝在谈到自己南巡允许商人大兴土木时说:“此在苏扬盐布商人等,出其余赀,偶一点缀,本地工匠贫民,得资力作,以沾微润,所谓分有余以补不足,其事尚属可行。”这表明他 A. 强调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警惕奢华之风会危及统治秩序 C. 宣扬奢侈享受的社会主张 D. 认同奢侈促进市场发展的观点
|
5. 难度:中等 | |
齐如山(1875—1962)幼入同文馆,在回忆录中写道:初进馆,人不多,便每一个学生每月给三两银子的膏火,学一二年后,洋文有成绩者,则增至六两,再过一期增为八两,后增为十二两。彼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这从侧面反映了 A. 新式学堂招生难 B. 齐如山对同文馆的怀旧心情 C. 官办学校待遇好 D. 为培养政治精英不惜花重金
|
6. 难度:中等 | |
19世纪末,先进知识分子从西方获得的新知识中得知:自愿联合的团体对于西方诸国的文明进步曾作出过重大贡献,因而奋起效法,组织各种学会。这些学会2/3是士大夫阶层建立的,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拥有近万名会员。据此可知,当时 A. 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B. 地方权贵势力潜滋暗长 C. 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D.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7. 难度:中等 | |||||||||||||||||||||||||||||||||
延安地区延川县第三乡321户(部分)阶级成分表:
据此可知当时 A. 中国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B. 边区政府注重革命根据地建设 C. 地主阶级在中国已经被消灭 D. 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成效显著
|
8. 难度:中等 | |
20世纪50年代,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推广良种、密植等,麻城县就出现了个别的“状元田”、“丰产田”。人们对此异常惊喜,相信经济建设可以创造奇迹。这说明 A. 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B. 农业体制变化催生了大跃进 C. 经济建设出现重大失误 D. 科学实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9. 难度:中等 | |
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A. 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 B. 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 C. 将道德凌驾于自由之上 D. 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
10. 难度:中等 | ||||||||||||||||||||||||||||||||||||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由下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A.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 B. 新兴工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 C.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D. 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
11. 难度:中等 |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议案。这表明该宪法 A. 赋予帝国邦联主义色彩 B.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 保留传统军国主义色彩 D. 植根于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
|
12. 难度:中等 | |
1929—1933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这反映 A. 意识形态阻碍了美苏经济交往 B. 苏联的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灾难 C. 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 D. 美国把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礼记·礼运篇》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的一种经典表述。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清代汪志伊在《荒政辑要》中将贫困者分为极贫、次贫,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 材料二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的贫困救助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在与西方社会的不断接触和交流中意识到“盖养之者,饱暖一时:教之者,饱暖终身也!”1907年,晚清政府民政部针对从前各种善堂、善局重养轻教的弊端,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1943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次长洪兰友参与了《社会救济法》的制定,他表示:在现代社会,“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之责任”。晚清创办工艺局,其收养对象仍根据道德要求分别上下差等:“身家清白,穷无所归者为上;本有行业,造难流离者次之;平日懒惰成性,兼有嗜好者又次之;甘心下流,近于邪僻者为下。”民国以后,则规定“年龄在8至16周岁而贫苦无依或性行不良者”均符合入所条件。 ——主要摘自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贫困救助的特点并分析实行贫困救助的原因。 (2)对比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贫困救助方面有哪些变化,并给予简要评价。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02—1772英国的国外贸易增长了两倍,1715—1771年法国国外贸易的价值增加了4倍多。这时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770年前,英国的对外贸易大部分是同欧洲大陆进行的,到1775年时,其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近2/3的原料来源和贸易对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随着贸易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的繁荣城市。伦敦垄断了英国对亚洲的贸易,是蔗糖贸易中心;利物浦是奴隶贸易的中心。阿姆斯特丹不仅控制了荷兰与亚洲、美洲的贸易,而且成了世界的商业中心和中介贸易转运站,法国、英国殖民地的产品经此地转运到中欧。里斯本支配着葡萄牙的对外贸易。加的斯控制了西班牙的国际贸易。此外还有法国的南特、波尔多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据材料,归纳其中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性强。)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初,地方机构沿袭元朝行省旧制。洪武九年,废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共同组成省级政权机构,分别执掌行政、司法和军事。“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再申报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往往形成被动局面。 宣德八年,朝廷发布设置“巡抚”的谕旨。及至万历年间,“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的新体制已逐步形成。但一般“巡抚”只是管辖一个省。而在正德年间农民起义及“倭寇”入侵往往涉及数省,于是明朝加派兵部尚书都察院御史以“总督”去总管数省,“总督”一职出现,督抚制度初步形成。但是官方法定规章上仍以“三司”分治省政为主,“巡抚”和“总督”始终是临时差派,仍被视为京官。清代,总督、巡抚正式演变成为省级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并且有较为完备的机构建制。 ——摘编自唐进《中国国家机构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督抚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督抚制度的作用。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要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移民政策中排外主义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移民政策中推行排外主义政策的原因。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于成龙,出生于乡绅之家,二十三岁参加科举考试,始登仕宦之途,他为清朝著名清官,政绩卓著。广西任县令期间,每天召吏民来“从容问所苦”,宣谕朝廷慰抚之意。康熙六年,提升于成龙任四川合州知府。到任后,立即着手整顿经济,招集百姓开垦荒芜土地,由当地官府贷给种子和耕牛,迅速恢复生产。康熙十三年(1674)再调任武昌知府,配合朝廷参加平定三藩之乱。他以“招抚”为方针,查清事件原委后,发出安民告示,使绝大多数协从百姓归家,事态很快趋于缓和。“福建”任内,在他主持之下,解除千余名百姓“通海”罪名,使其免遭屠戮而获释。此外,还纠正官僚、势豪贿通学政、科考中舞弊之风。 于成龙日常食用极为简陋,“日食粗粝”,“佐以青菜”。他面对江南习俗侈丽,讲究吃穿玩乐的风气,率先示范,大力倡导节俭。在他的倡导与强制下,“相率易布衣”,士大夫家减舆从,仪仗从简,毁掉涂有各种如色的华丽装饰,婚嫁不用音乐,社会风气有了明显的改变。康熙时期,于成龙被人们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说于成龙政绩卓著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于成龙作为“廉吏”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