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

A. 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    B. 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C.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 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元代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区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这时的区划“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这种区划规制的主要意图是

A. 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 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 因俗而治加强竹理    D. 完善基层行政组织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这说明当时

A. 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B. 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C. 东学西传彬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    D. 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 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

A. 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    B. 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C. 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    D. 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39年,国民政府战时新闻局明令:表示全国团体时绝对禁用“国共合作”“组织国防政府”“阵线”等字眼,“抗日联军”“统一战线”“联合战线”等词语应统一替换为“团结抗战”。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A. 防止虚假信息动摇民心    B. 削弱中共的政治影响

C. 建立起高效的新闻体系    D. 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搞好集体经济,同时也指出“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这一通知

A. 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    B. 结束了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C.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    D. 实际上肯定包产到户的做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古希腊的先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则广泛采用同时代的数学成就进行树学反思。这反映了古代希腊

A. 数学研究和哲学思想相互推动    B. 数学成果有助于人文精神发展

C. 数学成果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    D. 先哲们开始探讨世界本原问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英国先贤们留下了良好的制度传统。长久以来,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

A. 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    B. 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

C. 限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D. 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该作家主张

A.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    B. 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

C. 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D. 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国家与工业文明国家的冲突是异常惨烈的,败退也是符合了文明竞争规律的。即便是在二战中左右逢源,善于钻阵营空子的前苏联,也在冷战中衰亡,崩溃于一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材料表明苏联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    B. 冷战中美国的竞争

C. 体制与生产力水平脱节    D. 政治经济制度落后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通商银行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通商银行名为商办,实系奉旨设立的官商性质,大权均由盛宣怀一人独揽。通商银行创立时,招商股500万两,先收丰数250万两,并商借度支部库银100万两。此时,中国无银行法令及成规可援,故一切组织管理及营业规则,皆参照外商银行成例办理。用人办事,以汇丰为准。并借重外才,征用客卿,聘任英人美德伦为洋大班,藉以融通中外金融。通商银行成立之初,国家即投予发行银元、银两两种钞票的特权,以为民用,使为整理币制之枢纽,至此国中始见本国纸币与外商银行之纸币分庭抗礼,金融大权不复为外商银行所把持。光绪二十六年(l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京行首遭焚毁,天津分行亦随之收束,业务渐告不振。

材料二劳埃德银行是英国著名的私营银行之一。19世纪后期,英国政府出台法律规范优化了金融市场,劳埃德银行率先根据新法律进行了改组,它也从单一家族组织变成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分行开始在伦敦和全国各地设立,业务也进军保险、投资并开始直接参与海外殖民贸易领域。私人银行的成长带来了英国银行体系在19世纪后半期空前的银行业集中进程,经过并购浪潮的洗礼,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形成了劳埃德银行等“五大银行”主导英国银行体系的局面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通商银行和劳埃德银行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大银行发展趋势不同的原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部分)

年代

总类

哲学、宗教

自然、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地理

文学艺术

合计

年平均数

1895年

1

1

4

1

2

3

12

 

1896-19911

8

38

172

366

238

136

958

63.86

1912-1937

20

81

492

660

161

345

1759

70.36

1938-1945

2

4

41

42

17

34

140

20.00

合计

31

124

709

1069

418

518

2869

 

 

从上表中提取一个有关中国翻译日本书籍的信息,并简要加以说明。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一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宋时期,政府在各地设置了大量的牧监(牧场),牧监需要开发、管理和发展国马数量。唐代前中期,牧场主要设置在西北地区.那些地区一般面积广阔,人口稀少,很少出现与民争利的问题;到了玄宗时期,还不断开发牧监屯田。宋代的牧监主要集中在京城周围,这是人口集中程度十分高的地区,所以牧监与民争利的情况十分突出。而两监牧吏卒杂费及所占地租,为缗钱五十三万九千有奇,计所出马为钱三万六千四百余缗而已,若不更制,则日就损耗。于是卒废之,以其善马分隶诸监,余马皆斥卖,(牧地)留枚牧外,听下户耕佃。宋代牧场已不再为牧监生产刍秣为主要目的了,其目的在于增加国家税收以买马。

一一摘偏自刘勇明《唐宋之际马政变革研究》

(l)根据材料指出唐宋之际牧监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初期,德国西占区的非纳粹化其有重要意义。根据《波茨坦公告》的决议:“一切纳粹党徒,除仅在名义上参与该党活动者外,以及其他对盟国目的持敌时态度者,不得担任公职或半公职以及在重要的私人企业中的负责职位。这些人必须由被认为在政治上和道德品质上有助于发展德国真正的民主制度的人予以接替。”盟军进入德国后,立即开始了逮捕行动,并强制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纳粹分子辞职。所有谋求公职、半公职以及私人企业重要职位的人都需填写一张非常复杂的手续表,然后由警察部门和情报机关进行审查,狂热的纳粹分子,不是被埋葬.就是隐藏起来了,或被关进了禁闭营,幸存下来的也暂时被边缘化了。这样在占领区的各个领域出现了许多空缺,这就为民主分子和反纳粹分子接管权力创造了机会。“在清除民族社会主义期间,民主党派获得了机会发展壮大,并在乡、州和全国范围内进入了政治领导地位”。

——周显亮《二战后初期稼国西占区非纳摔化探析》

(l)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初期德国西占片区非纳粹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德国西占区纳粹化的意义。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卓别林,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幼年丧父,曾在游艺场和巡回剧团卖艺或打杂。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言M.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著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从1919年开始,卓别林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李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卓别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刹,对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鞭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卓别林电影的艺术风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卓别林电影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