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全球通史》中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 A. 二月革命 B. 七月事件 C. 十月革命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
2. 难度:中等 | |
列宁曾设想俄国二月革命后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后来却走了暴力革命道路。这主要是由于 A. 《四月提纲》提出了革命任务 B. 临时政府的高压政策使革命丧失了和平发展的条件 C. 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列宁,激起人民的愤怒 D. 布尔什维克党提出武装起义方针
|
3. 难度:简单 | |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下图所示)。这一体制 A.吸取秦朝教训,否定了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皇权 C.王国相对独立,威胁了中央集权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
4. 难度:简单 |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强政府办事能力 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
5. 难度:简单 | |
1937年10月,毛泽东委托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向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递交一封信。信中毛泽东呼吁艾德礼带领他的党派,帮助中国人民抵御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A.英国工党和中共同属于无产阶级政党 B.中国的抗日战争应该获得更广泛支持 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伤害了英国的利益 D.艾德礼可能将会成为英国下一任首相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歌谣与下图相关的是 A. “东洋鬼子恶魔王,烧杀奸淫像虎狼.叫咱同胞做牛马,叫咱儿孙做猪羊” B. “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工友们呀啊,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 C.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D. “刘邓大军过黄河,大军打俺门前过.俺给大军端碗水,大军还俺一条河”
|
7. 难度:中等 | |
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 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B. 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D. 成功的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
8. 难度:简单 | |
1949年11月,毛泽东在给华中局等单位的电报中指出,“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这反映出新中国初期 A.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 B.民主政策深得民心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初步形成 D.中央允许地方自治
|
9. 难度:中等 | |
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C. 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 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
10. 难度:中等 | |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里门第,特别是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之后门第的观念逐渐减轻。五代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封建等级观念淡出社会生活 B. 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婚姻观 C. 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已没落 D. 政治制度调整影响社会生活
|
11. 难度:简单 | |
2016年10月10日,国台办表示: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所谓“善意”的试金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可以平等协商、良性互动,两岸同胞就能赢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材料中“核心意涵”指的是 A.一个中国 B.和平统一 C.一国两制 D.平等协商
|
12. 难度:中等 | |
美国在建国理政过程中,先由13个州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了一部宪法,后建立了联邦制民族国家,进而形成各种利益集团和两大政党,遵循的是“宪法—国家—政党”的道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则走的是 A.“国家—宪法—政党”的道路 B.“政党—宪法—国家”的道路 C.“国家—政党—宪法”的道路 D.“政党—国家—宪法”的道路
|
13. 难度:简单 | |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B.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14. 难度:压轴 |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A. 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C.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D.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
15. 难度:中等 | |
“会议一开始,朝鲜外务相南日就提出了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组织全朝鲜自由选举的方案。周恩来外长表示完全支持南日外务相提出的方案。”与此会议相关的是 A.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C.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望
|
16. 难度:简单 | |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 A.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D.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
|
17. 难度:简单 | |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 ) A.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 C.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
|
18. 难度:简单 | |
战国时期,商鞍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析】 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
19. 难度:中等 | |
1987年9月16日,为落实“政治要民主、国民党要改革、两岸要统一”三项重要任务,继正式解严、开放党禁之后,蒋经国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宣布开放大陆探亲行为。此举 A. 意在坚持一个中国,共同打击中华民族的敌人 B. 有利于打破台海冷战僵局,开启两岸交流之门 C. 开启了国共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的大门 D. 打击了台独势力,使台湾陷入了严重困难
|
20. 难度:中等 |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中倡议:“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其目的是 A.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B.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 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筹建新中国 D. 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21. 难度:简单 | |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
22.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A.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 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
23. 难度:中等 | |
据统计,麦哲伦船队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国人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 A. 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 B. 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 C. 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D. 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
|
24. 难度:中等 | |
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比较保守 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 C.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D.古典文化保存完整
|
25. 难度:中等 | |
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但这是错误的,……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爱因斯坦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 B.爱因斯坦不赞同人类社会鼓励恶性的竞争 C.爱因斯坦鼓励科学创新 D.爱因斯坦重视培养理性独立的人格
|
26. 难度:简单 | |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对两者认识正确的是 A.是依据各自的经济基础而制定 B.不利于两国海外市场拓展 C.都禁止各自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增强各自国家的经济实力
|
27. 难度:简单 | |
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 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 ) A.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B.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
|
28. 难度:中等 | |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
29. 难度:中等 | |
据统计,美国授予的专利权,从1880年的14万件上升到1907年的35万件,德国从1900年的9000件上升到1910年的1.2万件。同时,美国的专利约有51%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所占有,30%由1000~4000人的企业所占有,德国企业技术改造总支出的80%~97%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承担的。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得到提高 B.资本家因追逐垄断利润促进技术改造 C.世界科技中心由英国向美德转移 D.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导地位
|
30. 难度:中等 | |
从多种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科强调的重要能力之一。下图为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下列四位同学中对此图的信息提取错误的是 A. 甲:伦敦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 B. 乙:纽约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 C. 丙:上海的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D. 丁:三个城市的城市化速度呈下降趋势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关于辛亥革命的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对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各种文集、翰墨、资料、史籍谱传、回忆录之类,大多属于史事记述,粗疏浅薄。及至30年代,辛亥革命史基本上被纳入国民党党史范畴,许多史书削足适履,掩饰涂改,以致往事面目全非。从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文章已发表200余篇之多。1958—1960年顿形冷落,发表的有关孙中山的应景文章不过十来篇。“文革”期间把辛亥革命的历史歪曲得面目全非,正常的学术研究被迫完全中断。1979年11月,在广州举办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145人,其中有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学者,开中国大陆举办辛亥革命国际性学术会议之先声。人们深情地称之为“春天里的第一只燕子”。有关孙中山思想研究的专著多种,亦有作者各自的独到见解与体系。对章太炎学术思想的深入探讨,丰富了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内容。这以后,重要人物文集、重要档案文献、重要专题资料以及各省、市有关辛亥革命的文史资料也陆续印行。《日本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辛亥革命》《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等中译本也相继问世,我国辛亥革命史研究呈现空前的繁荣。 ——据章开沅《50年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整理 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呈现出哪些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历史研究的因素有哪些?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根据材料一,简要评述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材料二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戴高乐多次谈到法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认为欧洲的复兴必先有法国复兴。为此,法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果断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戴高乐认为,美国不能包办欧洲对苏政策。欧洲,特别是法国,应该发挥独立作用。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戴高乐十分重视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和联盟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以保障欧洲政治的独立性。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戴高乐主义的特点。 材料三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 ——摘编自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极化、美国化》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不同实力的国家应如何合理参与国际事务?
|
3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什么欧洲的贸易和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后来显然促进了社会转型,使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工业社会?这应该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自11世纪以后,欧洲农业耕作技术与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1至13世纪的拓边殖民运动也使得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保障了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14世纪中期前,欧洲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直存在,农业技术的进步节省了劳动力,使得一部分人从旧有的土地经营中摆脱出来,人口开始大量流动,从而带来了商业贸易的机会,而商业的复兴刺激了城市的兴起。“因而我们认为中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扩张,是对因人口增长而变成可靠的专业化和贸易所带来的机会的直接反应。” ——摘编自萧国亮等编著《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由宋元至明清,中国人口数量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土地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方面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田地,另一方面也不断开辟边疆、山区和海岛。清代江西、湖广、广东、四川、陕西、贵州等地的破产流民源源不断进入川、陕、楚三省边界地区,于是“老林渐开”,“可种之土愈广”,且“多资木箱、盐井、铁厂、纸厂、煤厂、佣工为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着为交换目的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但规模都不一定很大。与此同时,大量非商品生产者的产品进入市场交换,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盛。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城市或某些山区的手工业部门中首先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增长,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领域中。19世纪中期以后,外国机制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传统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被逐步瓦解。 ——摘编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等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所产生影响的异同。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欧洲和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同走向,并分析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