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据以上材料判断,作者认同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宗法制
|
2. 难度:中等 | |
唐代张彦远在其美术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品评绘画的标准分为五等,即“自然”、“神”、“妙”、“精”、“谨细”,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这反映出张彦远的绘画理论 A. 强调以山水画为精髓 B. 与文人画的思想一致 C. 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D. 重视绘画的教化功能
|
3. 难度:中等 | |
宋太祖时编订的《宋刑统·户婚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世,子孙不许“别籍异财”,否则徒三年,开宝二年,甚至对川峡地区的“别籍异财”诏以死罪的重刑。经太宗、真宗、仁宗至光宗时期的修订,不仅量刑大为减轻,还逐渐确立了子孙的财产权。对这一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 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B. 反映出理学统治地位的巩固 C. 反映出统治者法制意识的增强 D. 导致宋代地方秩序严重失衡
|
4. 难度:中等 | |
明朝地方机构的设置几经变化。最初因袭元旧制,设立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后形成以三司分治省政的基本体制;宣德年间,设置巡抚主持地方政务(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正德年间,为应对农民起义、倭寇入侵等问题,又加派兵部尚书督察院御史身份的“总督”管理数省。由此可见,明朝 A. 意在健全各级基层机构巩固统治 B. 地方过度分权导致机构运转不灵 C. 临时性措施复杂多变,漏洞百出 D. 地方管理政策具有中央集权色彩
|
5. 难度:中等 | |
晚清琉璃厂书贾记载,自朝廷锐意变法,“谭新学者,都喜流览欧西译本”,常有文人士大夫拿着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到琉璃厂书铺中按表以求,善本旧书却乏人问津。这表明 A. 废科举有利于民众思想解放 B. 维新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 维新变法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D. 传播西学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
6. 难度:中等 | |
1927年5月,国民党中执委训令“河南各省党部、各农民协会、各妇女协会等,均停止活动,应即听候中央调查。”同时,湘、鄂农民运动也逐渐被镇压下去。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国共第一次合作关系正式破裂 B. 国民党惧怕农民运动高涨威胁其统治 C. 中共忽视领导农民运动的教训 D.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符合中国国情
|
7. 难度:中等 | |
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战役 A.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 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 C. 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D. 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
8. 难度:中等 | |
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超过规定雇请多个帮工”采取“不宣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因势利导,使之向不同形式的合作经济发展”。这说明当时 A. 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B. 继续稳定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D. 以市场调节为主要的经济手段
|
9. 难度:困难 | |
11、12世纪西欧的法律课,教授首先讲授的不是现行法律,而是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罗马法条文以及教会法对它们进行分析。这表明罗马法 A. 保持着超越时间的生命力 B. 有利于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 C.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 为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
10. 难度:中等 | |
1713年英国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枢密院院长克蒙德里勋爵告诉女王说,枢密院需要一段时间讨论,并强调了枢密院决策权的独立性。安妮女王为此大发雷霆,克蒙德里也丢了官职。这件事反映了 A. 英王权力仍在强化 B. 内阁与国王共同进退 C. 枢密院对内阁负责 D. 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
|
11. 难度:简单 | |
“玛丽安”(Marianne)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最可能是 A. 法国时代女性的代表 B. 法国民族的象征 C. 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 D. 法国贵族的代表
|
12. 难度:中等 | |
什么是工业4.0?“互联网+制造”就是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结合以下图片回顾以往的科技创新历程,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 工业1.0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导致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工业2.0将人类带入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和电气化时代 C. 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促使第三产业产生 D. 历次科技革命都以创新为手段,引导社会不断前进
|
13.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2年1月1日,美(总统罗斯福)、苏(李维诺夫)、英(丘吉尔)、中(宋子文)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在宣言中宣布: ①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②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 ——李纯武、寿纪瑜《简明世界通史》下册 材料二:《开罗宣言》(1943年)摘录: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材料三:1951年,美国邀请、主持了对日本签订和平协议的会议,中国因为美国的阻挠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朝鲜由于南北代表权问题也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印度和缅甸没有参加会议,共有52个国家参加了会议。9月,以四十八个国家为一方与日本为另一方在旧金山会议上签订了对日和约,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拒绝签字。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转引自黄安年《美国重返亚洲乃重开冷战,旧金山和约是制造麻烦的条约》 《旧金山和约》签订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政府坚决不予承认。 请为中国政府的立场说明理由。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当时美国积极与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的原因。 分析《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江西师范大学校史摘要 1940年10月31日,国立中正大学在江西泰和县杏岭正式创立,直属教育部领导。蒋介石发来“训词”,原则上规定实施“文武合一”,“政教合一”的三民主义大学教育。 1945年1月底,因日寇进攻,学校撤离泰和,搬迁至宁都长胜。 抗战胜利后,学校暂迁至南昌西郊望城岗,1946年元月7日,正式复课。 1949年5月22日,解放军开进校园,学校获得解放。 1949年8月,“国立中正大学”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出于“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需要,9月6日学校成立了“南昌大学改革委员会”。 1950年2月14日,学校迁至南昌市城东青山湖畔的老飞机修配厂。 1951年5月28日,中央教育部批准南昌大学设立师范部。 1953年学校进行院系大调整。此次调整中,南昌大学数学系43人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51人调入中山大学,理学院物理系48人调入武汉大学,文法学院文史系39人调入武汉大学,俄文系及俄文科144人调入武汉大学。调整结束后,学校改名为江西师范学院。学校性质亦由综合性大学改为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文革”开始后,学院大量老师被下放。1969年1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下令撤销江西师范学院,以之为主体,并入同时撤销的江西大学之政教、中文、生物三系和江西教育学院,成立“井冈山大学”。 1972年11月6日,撤销井冈山大学,恢复江西师范学院。 1976年恢复高考和招生。 1978年,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3年江西师范学院升格更名“江西师范大学” 2002年12月24日,学校隆重举行了瑶湖校区奠基典礼。 解读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耶律德光重视农业生产,留意积累治国经验。特别是得燕云十六州后,他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以游幸妨农时,禁止扈从扰民和行军践踏禾稼。不但保护十六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在适宜于耕种的草原地区发展农业。会同二年(939),以乌古部水草肥美,诏北、南院徙三万猎户居之。三年,赐于谐里河、胪朐河近地为农田,使契丹人也能从事农业生产。又诏有司教民播种纺绩,发展契丹社会的手工业。 他关注社会稳定,整顿赋役制度,惩治不法官僚。思奴古多里、乙室部大王和南王府二刺史等都曾因盗窃官物、摊派赋调不均和贪蠹而受到惩罚。为减轻部民负担,罢北、南二府民上供及宰相、节度诸赋役非旧制者。他也能借鉴中原统治者的治国经验,吸收中原封建礼仪制度和思想观念。 会同三年,至燕,行入阁礼,在礼仪制度上吸收汉制;除姊亡妹续之法,以法令方式改变契丹社会的婚姻旧俗;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不但为契丹人与汉人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南面官制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耶律德光改革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耶律德光改革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