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该规定表明( ) A. 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 B. 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 C. 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D. 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
|
2. 难度:简单 | |
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 A. 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 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 C. 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D. 对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批判
|
3.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加强 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 D.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
|
4. 难度:困难 | |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雍正五年(1727年),清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A. 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B. 主佃之间的依附关系松弛 C. 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 明清两朝的统治政策逐步开明
|
5. 难度:中等 | |
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土”。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这反映出当时山东 A. 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 B. 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 C.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 D.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
6. 难度:困难 | |
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 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 B. 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 C. 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 D. 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
|
7. 难度:困难 | |
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和政府相继制订和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等法规。这表明当时 A. 国民政府和参议会注重廉洁自律 B. 中共把廉政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 C. 国民党要借助反腐实行一党专政 D. 敌后的抗日根据地注重反腐倡廉
|
8. 难度:简单 | |
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条例》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规定了控制人口迁徙的两项基本制度——户口迁移的事先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目的是“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这在一定程度上 A. 形成了相对合理的经济结构 B. 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 暴露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
9. 难度:中等 | |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A. 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 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 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 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
10. 难度:困难 | |
(原创)1787年6月4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富兰克林发言说:“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人,会是个好人,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就无人知道了。这里也和别的国家一样,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君主制告终。”为此,新成立的美国( ) A. 采用共和政体 B. 颁布成文宪法 C. 修改邦联制度 D. 构建分权体制
|
11. 难度:简单 | |
大机器工业瓦解了家庭经济,工人不分性别均以个人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以单个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工业革命中,从作坊向工厂渐进转变的过程中,妇女作为廉价劳动力成为劳工和雇主之间平衡利益关系的砝码。以上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认识反映了 A.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B. 大量妇女儿童的使用不利于技术快速发展 C. 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D. 社会阶层变动推动新生产组织形式的形成
|
12. 难度:困难 | |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态势以小布什时代“要么跟我们站在一起,要么跟恐怖分子站在一起”的政策为标志达到顶峰。这反映出 A. 两极格局瓦解使世界力量对比失衡 B. 两极格局不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 C. 苏联解体不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恐怖主义是威胁美国利益的主要力量
|
13.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晋南北如至隋唐五代,医学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而宋金时代的医学,则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这一时期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还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医家和学派,金代有刘完素的河间派和张元素的补气派及张从政的攻下派,这些学派的理论主张和临床经验,对我国的医学有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摘编自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 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至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一些人士批评中医不清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 ——摘编自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金时期医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中西医论争”的现象。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中日关系大事记》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任选其中两个角度,说明2015年我国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现实意义。(角度明确,史论结合。)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晚清政府为筹措军费开设了厘金局。厘金就是过路费和交易税。“近来内地局、卡林立,往往数十里之遥,其间多至数卡……过一卡有一卡之厘。经一卡抽一卡之厘”。各省厘局,但有厘局之名,实则抽分抽钱,有加无己。凡水陆通衢以及乡村小径,皆设奉完抽厘旗号,所有行商坐贾,于发货之地抽之,卖货之地又抽之,以货易钱之时,以钱换银之时又抽之。资本微末之店铺,肩挑步担之生涯,或行人之携带盘缠,女眷之随身包裹,无不留难搜括。”官员在征收过程中,随意勒索,如山东高达20%,而其他省份也在5%甚至10%之上。 诚如时人所云:“中货有厘金,而洋货全无之,于是洋货之价日贱,中货之价日昂,价贱则购用日多,价昂则销售日少”。广东三水、佛山等地本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工艺之目,成萃于此”,但“军兴以来,创设厘税,遇卡抽验,勒索万状。自三水设厘卡,而市面为墟矣。佛山一埠,而百行亏折矣”。 ——摘编自张宏《关于近代中国厘金制度的思考》等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厘金制度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厘金制度的影响。
|
16. 难度:困难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美国不能说没有尽力,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还是失败了。战争过程中,美国所支持的南越政府贪污腐化内斗不已、军心涣散兵无斗志;而美国国内激烈的反战运动使美国意志无法集中、思想无法统一,以致社会陷于混乱,政府陷于瘫痪,无法有效运作;美国严重低估了越南人的民族主义精神力量,过度高估了自己现代化武器对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战争的力量。 耗时十多年的越战的失败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 ——摘编自戴维·凯泽《美国悲剧:肯尼迪·约翰逊导演的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越战争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的影响。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德“自由观”形成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康德的“自由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