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年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的这一观点

A. 继承了孔子的仁爱理念    B. 批判了迷信鬼神的宗教观

C. 蕴含了朴素的人文精神    D. 体现了制天命的唯物思想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

A. 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 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

C. 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 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清代嘉庆朝礼亲王昭梿曾说:“自明太祖后,立通政司,凡内外章奏,皆须于其司挂号后,始能达入九重,故权相多以其私人专主其任。宪皇帝(雍正帝)夙知其弊,乃命内外诸臣,凡有紧密事务,改用折奏,专命奏事人员若干,以通喉舌,无不立达御前。”可见当时奏折制度的实施

A. 要求皇帝具备勤政意识    B. 放宽了权臣干政的权限

C. 较好地理清了君相关系    D.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02年9月7日的《大公报》记载了天津翰淑琪和张淑德举行婚礼的有关情况,宣称这一婚礼“参用东西各国礼仪,将中国旧有之恶俗删除大半”。这反映了

A. 维新思想传播使社会习俗巨变    B. 洋务运动传播了西式生活习俗

C. 晚清时期的社会习俗新旧杂陈    D. 近代中国新式婚姻已成为潮流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 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 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 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 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58年,伴随着大跃进的风潮,当时的教育部红头文件提出要在15年内普及高等教育,因此当年扩招增长率达到151.52%。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

A.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    B. 教育良性发展的势头

C. 较为薄弱的教育基础    D. “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663年英国颁布《主要产物法令》,其中规定:凡在欧洲各地出产或制造的物品,都必须先输送到英国,再用英国船从英国海港启程,才可以转运到美洲殖民地。此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加强与欧洲各国的联系    B. 打破西班牙贸易垄断

C. 获取垄断性的贸易利润    D. 遏制荷兰商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法国启蒙思想家已经脱去了宗教外衣,抛弃了英国启蒙运动的妥协性和保守性,高举“理性”旗帜,以公开的政治斗争形式向封建制度开战,把主要斗争锋芒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正如恩格斯所说,他们是“在毫不掩饰的政治战线上作战”。这反映出法国启蒙运动的显著特点是

A. 思想革命民族色彩浓厚    B. 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

C. 鲜明而强烈的政治色彩    D. 反对专制,崇尚理性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30年,联共(布)中央提出:在不与外国资本家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废止租让合同,由政府提前收回租让企业。这说明

A.苏联工业化建设已基本实现    B.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废止

C.农业集体化加强了国有经济    D.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是1960一1974年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化示意图。图中消费物价指数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 促进了美国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B. 加剧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

C. 使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再度兴起    D. 促使政府加强了对市场的干预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苏联和日本早在1956年10月就发表联合宣言,结束战争状态,恢复邦交。但无论苏联还是俄罗斯都没有与日本缔结关于领土争端的和约,主要症结是所谓“北方四岛”问题。这表明

A. 意识形态的对立阻碍邦交关系    B. 国家利益会影响国家外交活动

C.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D. 冷战思维依然干扰着大国关系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宗羲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父黄尊素,万历进士,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下狱,受酷刑而死。崇祯元年(1628年)魏忠贤等已除,天启朝冤案获平反。黄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出庭对证时,出袖中锥刺许显纯,当众痛击崔应元。归乡后,黄宗羲发愤读书.“馈科举之学锢人,且建‘续妙堂’于南雷,以承东林之绪”。崇祯十五年,科举名落孙山。崇祯17年春,明亡。追随南明政权抗清失败后返家隐居。清顺治年间,遭清廷三次通缉。期间家祸迭起,弟宗炎两次被捕,几处极刑。顺治十年(1653年),始著书讲学。1663年撰成《明夷待访录》。该书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的设置,而是从“民本”的立场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主张扩大社会对执政者的监督权力,限制君主权力。这部书受到清朝统治者的查禁,直至清末才重见天日。

一一据吴光等《黄宗羲传》等整理

材料二卢梭(1712一1778年)出生于一个钟表匠的家庭,生活于法国封建专制主义最后挣扎的时期,也是启蒙运动达到高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的时期。由于家境贫寒,又失去双亲的慈爱,卢俊从小就浪迹天涯,先后做过仆人、学徒、商店伙计和抄写员。他辗转瑞士、意大利和法国,过着贫困和流浪的生活,他同情民众的疾苦,不满特权的专横,时人间的严重不平等极为愤慨,拿起笔与特权社会抗争。1762年写成的《社会契约论》提出了“天斌人权”、“主权在民”,和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民主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它一问世就透到了禁止。卢梭也被迫流亡到英国。但它所提倡的民主理论很快风靡西方世界,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

——据肖锋《卢梭传》等整理

(l)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黄宗羲、卢梭二人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的相似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成就命运不同的原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个体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情况。

 

经济形式

所有制性质

地位

国家保护

国家政策

国家控制

1982

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指导、帮助

监督

1988

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指导、帮助引导

监督

监督和管理

1999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引导

监督和管理

2004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鼓励、支持和引导

依法监督和管理

 

上述表格中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的多种趋势,概括其中的一种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说明。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中宗以来,铨选制度十分紊乱,王妃、公主与权贵不仅卖官鬻爵,而且不经吏部大搞“斜封官”,请托之风日盛,致使员外、试、检校等官名目繁多,冗官滥吏充斥官府。开元二年(714年),玄宗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结果“大革其滥,十去其九”。……为了把人力更好地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去,开元二年(714年)下诏说:“天下毋得更采珠玉、织锦等物。”对于违令者处以杖罚。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他还把乘舆服御、金银器物销毁,把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并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锦绣。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l)根据材料,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改革的主要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7年的欧洲安全已遭到德意法西斯的严重威胁,张伯伦仍对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战争恫吓一让再让。1938年希特勒出兵侵占奥地利,随后又陈兵捷克边境。张伯伦在下院发表演说谴责德国的侵略行为,但无具体的行动;相反默认了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并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在随后出现的苏台德危机中,张伯伦于1938年9月两次飞往德国亲自与希特勒会谈,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和达拉第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同意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并迫使捷克政府同意慕尼黑协定。9月30日,张伯伦同希特勒签署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1939年3月,德国放心地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同年9月1日,入侵波兰,危及整个欧洲和英国的安全,英国不得已对德宣战,二次大战正式爆发。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彻底破产,人类血战六年方赢得胜利,世界各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l)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后果。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绥靖政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3年他(陶行知)和朱其慧、姜阳初等共同倡议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宣言中说,共和国的国基是否稳固,全看国民是否受过相当教育,“我们如想挽救全国不安的景象,除了把平民教育推行全国之外,决无第二个好的办法”。……陶行知先后在南京、上海、杭州、安庆、南昌等地组织平民读书处,为收容五四运动中被迫离校的学生成立“安徽公学”,提倡公学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共生活、共甘苦”。他指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也就是到乡间去的运动;中国以农立国,100个人中有85个住在乡村,平民教育必须普遍地办。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陶行知倡导平民教育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