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史学家白寿彝指出:“周初的封诸侯、建国姓,就是把氏族组织扩大为政治组织,也就是氏族组织变成国家机关,奴隶主贵族通过宗法制度,建立了一套周密的统治网。”这说明 A. 周初中央集权具有血缘关系特点 B. 氏族部落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 C.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D. 周王的分封强化了氏族部落组织
|
2. 难度:中等 | |
《清明上河图》中,酒店门首通常都悬挂着红栀子灯,虹桥附近有家“脚店”,门口设置了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十千”为美酒的代称,如唐诗有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灯箱广告的出现反映了 A. 北宋家庭手工业技术的先进 B. 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被打破 C. 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D. 北宋时期酒店已广泛应用广告
|
3. 难度:中等 | |
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 A. 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 B.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激发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 D. 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
|
4. 难度:中等 | |
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注: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 A. 管理上体现出以洋为师的特点 B. 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D. 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
|
5. 难度:中等 | |
有资料统计表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前清光绪、宣统年间通常用五、六千人……这些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甲午战后的上海,“劳工的出身地极不统一”,来自全国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 近代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 D.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
6. 难度:中等 | |
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下图),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 A.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 B. 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 C. 象征国共两党准备第一次合作 D. 表达出“以俄为师”的思想
|
7. 难度:中等 | |
“晋地至不能立足或不如意时,陕省或甘省皆可任阎先生(山西军阀阎锡山)治也。……果迎敌剿共,则余必明白讨阎……邪正决不能混淆,夏夷岂能两可!如阎通敌剿共,无论其出诸如何形式,余必毫无犹豫的率领共党以讨阎。”这段对阎锡山的明确警告电文 A. 可以看出蒋介石以抗日为名清除地方军阀 B. 反映北伐战争时蒋介石拉拢威胁地方军阀 C. 可以看出此时蒋介石的民族主义立场 D. 反映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关系
|
8. 难度:中等 |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对该宣言发布理解正确的是 A. 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态势明显转折 B. 推动了内战局势的明朗和北平的解放 C. 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 D. 促成了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
9.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 C. 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
|
10. 难度:简单 | |
“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此思想指导下所实施的外交政策或原则 A.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 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C. 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11. 难度:中等 | |
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己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种做法 A. 实际上恢复了高考制度 B. 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 C. 贯彻了新中国教育方针 D. 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
12. 难度:中等 |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8条规定,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投资;1988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1993年修正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取代“计划经济”和“国营企业”。材料反映 A.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 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C. 改革成果得到法律确认 D. 政府不再参与企业经营.
|
13. 难度:中等 | |
1805年,德国法学家胡果依据罗马法已经阐明的权利主体和各种“适法行为”的必备条件、原则概括出法律行为的概念,这成为现代民法学最普遍遵循的概念。据此可知 A. 现代民法以罗马法为主体内容 B. 罗马法中的民法仍被沿用 C. 罗马法中部分理念得以传承 D. 现代民法学之源在于罗马法
|
14. 难度:中等 | |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 构建民权政府 B. 批判神权统治 C. 鼓吹人性解放 D. 主张平等自由
|
15. 难度:中等 | |
英国学者指出:1689年至1716年是国王和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1716年至1783年是两者关系保持“均衡”的年代;而在1784年至1832年,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遭到破坏。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准确的是( ) A.国王在18世纪初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18世纪国王和下院在治国权力方面势均力敌 C.议会改革打破了国王和下院的权力均衡关系 D.国王和下院的权力关系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
|
16. 难度:中等 |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人获得的工资占他们所生产商品总价值的17.5%。在个人收入方面,1920-1929年,占美国人口总数1%的最高收入人群的平均可自由支配的年收入从7492美元提高到13114美元.上述现象 A. 有利于增加对工业企业的投资 B. 是凯恩斯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 能够促进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 D. 反映了美国经济存在潜在危机
|
17. 难度:中等 | |
戈尔巴乔夫说,“多一些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生活中多一些民主、公开性和集体主义,……多一些公民对全国事务及其对国际事务的良好影响的关切。总而言之,就是多一些社会主义本质所包含的内容。”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苏联改革 A.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C.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
18. 难度:中等 | |
198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取消了与收入关联的疾病与失业救济,对失业者的救济改为应纳税津贴;同年通过的《社会保障与住房补贴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作为补偿,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纳数额。该政策的制定 A. 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B. 推卸了政府的社会责任 C. 调整了福利国家运行方式 D. 增加了雇主的税收负担
|
19. 难度:压轴 | |
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下列与这位科学家相关的理论是 A. 自由落体定律 B. 量子理论 C. 经典力学 D. 相对论
|
20. 难度:中等 | |
“他们响应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将现实的‘丑’和大自然的‘美’来对比,极力讴歌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大自然在他们眼中是无所不在的神,是精神的避难所,因此常常作为精神的某种象征而出现,寄托着作家对现实的诅咒和对自由的憧憬。”下列作品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 B. C. D.
|
21. 难度:中等 | |
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历朝统治者极为关注的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四(元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影响,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叛国”的原因。材料四钱穆对行省制度又有何观点。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
22. 难度:中等 | |
对科学与人文的思考成为人类理性关注的重点,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源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两个伟大主题。……文艺复兴的艺术充分反映了自然世界中的数学比例和关系,加强了科学家对数学方法的实际效用的信念,对开普勒、哥白尼和伽利略等近代科学家的量化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启发和影响。……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关切是纠正基督教和阿拉伯注疏者对古典文献的错误注释。为了要纠正这些错误,人文主义者就需要在同一论著的不同版本之间做出甄别,而甄别的理性根据常常是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来获得的。 ——郝苑《从“人的发现”到“世界的发现”》 材料二系统论述三大定律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其革命性的科学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反响推动和影响了整个欧洲特别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甚至能推翻一些建基于绝对信仰上的宗教观念,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律之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知识的领悟并不以信仰为前提,相反,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是通达知识的正确道路。 ——郑晓松《牛顿力学革命之于法国启蒙运动的意义》 材料三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获得革命性的进展。尔后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科学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和作用。……(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认为科学是万能的,浑然不知极尽浮华背后隐藏的巨大的发展危机:由于缺乏人文的关怀,人类的发展就缺少一种长远的眼光,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一些关系到整个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这种影响……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李道志《科学素养建设:科学与人文相融共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中“世界的发现”的主要表现。据此,指出“世界的发现”的影响。 (2)《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近化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如何?根据材料二,为什么牛顿的成就推动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20世纪自然科学获得的革命性进展。材料三认为现代社会发展出现了什么危机? (4)结合以上材料,如何正确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世界历史直到这时才真正开始了它的存在。 ——据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 材料二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横向发展”的源头。材料一、二体现了研究者哪些相同的历史观?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基本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
24.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2)材料二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举一例说明。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一场成功的改革,改革者必须注意的策略是什么?
|
25. 难度:中等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宪法对行政权的规定含糊不清,这使得第一任总统在权力的运用上缺乏明确的引导。实际上之所以会如此,可能是因为华盛顿是制宪者心目中总统的不二人选。他们认为华盛顿会恰当使用总统权力……在他就任后不久,他开始就重大问题向自己的部长咨询;最初是个别征求部长们的意见,1793年后逐渐改为会议形式集体咨询,会议由总统主持。这一会议就成为历届总统执政的一个重要工具——“内阁”。 ——摘编自(美)西德尼·米尔奇斯《美国总统制》 材料二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在革命和完善美国总统制方面的贡献。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容性?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