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 A. 玉米 B. 丝织品 C. 马铃薯 D. 烟草
|
2. 难度:简单 | |
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一组关于魏征的镜头,其中哪一项符合史实 A. 他的仆人都身着精致的棉质长衫 B. 在会客厅摆放着一件青花瓷十分珍贵 C. 茶几上摆放着一件精美的白瓷茶碗 D. 床上叠放着花镂机织造的精美的真丝衣被
|
3. 难度:简单 | |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出现于 A. 夏商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宋元时期
|
4. 难度:简单 | |
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布局最大的不同应是 A. 手工业发达 B. 商业繁荣 C. 出现了“夜市” D. 打破了坊市界限
|
5. 难度:简单 | |
据《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这表明 A. 明朝商品经济发展 B. 明朝纺织业发达 C. 世人皆以纺织为生 D. 出现了雇佣关系
|
6. 难度:简单 | |
1602年,具有国家职能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到17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戈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荷兰因此获得的称号是 A. 无敌舰队 B. 海上马车夫 C. “日不落”帝国 D. 世界工厂
|
7. 难度:简单 | |
19世纪推动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根本动力是 A. 工业革命的展开 B. 内阁制的形成 C.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 殖民扩张的需要
|
8. 难度:简单 | |
黑奴贸易是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的,其中“三角贸易”的先后顺序是 ①欧洲 ②非洲 ③美洲 A. ②③①② B. ②①③② C. ①②③① D. ③②①③
|
9. 难度:简单 | |||||||||||||
世博会被称为“经济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
A. ①火车机车、西门子发电机;②电话、汽车;③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 ①蒸汽引擎、汽车;②电话、西门子发电机;③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C. ①火车机车、蒸汽引擎;②电话、西门子发电机;③汽车、飞机模型 D. ①蒸汽引擎、飞机模型;②火车机车、电话;③西门子发电机、汽车
|
10. 难度:中等 | |
加试题: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
1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其中, A处高期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实业 ③甲午战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⑤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④⑤
|
12. 难度:简单 |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官办企业的兴办 A.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 使中国完全走上了富强之路 D. 产生了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
13. 难度:简单 | |
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无论从“技术”视觉,还是从“制度史”视觉,都不难发现这是一场不对称的前现代对现代的战争,也是一场注定必输的战争。作为一个不能实现全方位现代化的国家,其“前现代化”的主要成果是 A. 经济发展近代化 B. 政治制度近代化 C. 工业技术近代化 D. 军事技术近代化
|
14. 难度:中等 | |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纺织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部分手工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B. 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崛起 C. 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结果 D. 西方对工业原料的需求扩大
|
15. 难度:简单 | |
设想你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的中国,欲投资新式企业,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下列行业中,你最有可能投资于( ) A. 采矿业 B. 冶金业 C. 机器制造业 D. 棉纺织业
|
16. 难度:简单 | |
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是( ) A. 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B. 大跃进运动改变经济落后局面 C. “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D. 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活力增强
|
17. 难度:简单 | |
梅州市蕉岭县丘逢甲故居外墙上写有一条标语“让钢花开遍蕉岭,让铁水全县奔流。”这条标语最早可能书写于 A. 1953年 B. 1956年 C. 1958年 D. 1979年
|
18. 难度:简单 | |
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A. 完成了拨乱反正 B. 打破了思想束缚 C. 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 深化了体制改革
|
19. 难度:简单 | |
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5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因为改革开放前 A.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B. 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 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 D. 中国对世界历史的研究落后
|
20. 难度:简单 | |
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之后一度销声匿迹。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 D.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
21. 难度:简单 | |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它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的许多措施,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活动,如女子北伐军,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B. 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 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 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
22. 难度:简单 | |
有人总结某种大众传媒的特点:第一,信息较为详细,可以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第二,信息具有可选择性。第三,信息具有可保留性。第四,信息成本低廉,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这种传媒是 A. 报纸 B. 电影 C. 电视 D. 互联网
|
23. 难度:中等 | |
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 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 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 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 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
24. 难度:简单 | |
“丁克”“空巢”“闪婚”“宅男宅女”等新时代形成的这些新词语,总体反映出现代人 A.生活节奏加快 B.生活负担沉重 C.生活方式多样 D.生活压力巨大
|
25.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是 A. 《渔光曲》 B. 《定军山》 C. 《风云儿女》 D. 《杨门女将》
|
26. 难度:简单 | |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批评罗斯福“叛变了他的阶级”,其改革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此批评有力的依据 A. 颁布《紧急银行法》 B.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 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 D. 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
27. 难度:简单 | |
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
28. 难度:中等 | |||||||||||||||||
下表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 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
A. 建立“福利国家” B. 第三产业的兴起 C. “新经济”的出现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29. 难度:中等 | |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 A. 自由放任 B. 国家干预 C. 通货膨胀 D. 混合经济
|
30. 难度:简单 | |
1979年,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上台,,她信奉自由企业理论,推行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等措施,为英国摆脱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说明 A. 凯恩斯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经济理论 B. 发展经济不能墨守成规,必须适时调整政策 C. 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 D. 资本主义国家已发展到了超越国家资本主义历史阶段
|
3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总量的3%左右。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材料二: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旅居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地区南海简村创建继昌隆缫丝厂。这是我国第一家商办近代化机器(外国机器)缫丝厂。 (2)依据材料二,指出此企业的性质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此类企业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1979年,中央确定对两省(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的“重大的决策”是什么?请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
32.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余万,东、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工的为150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等。 材料二1957~1961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引自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从粮票到股票的转变 全国通用粮票(1966年发行) 当代中国第一张股票(1989年发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一五”计划把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点建设地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7—1958,1958—1961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分别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上述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从粮票到股票的转变”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了什么样的根本性转变?这种根本性转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
33.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贸易后,规定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各海口的“商民人等有欲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发执照。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验,准其出入贸易”,但是只“许令乘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康熙五十六年(1717)定例:“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清政府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康熙四十七年(1708),“禁商贩米出洋”。五十九年(1720)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禁丝觔贩卖出洋”。其他如火药、硝磺、铁器、大黄、绸缎、茶叶、书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 材料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国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率先行动的是美国,它通过国会立法,提高了对大部分进口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征收的关税。从1931年6月到1932年4月,先后有76个国家提高了进口商品的关税率。 ——袁明《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胡锦涛主席访法时指出,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尽早实现发展回合目标。出席了总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涉及航空、核能、金融和环保等领域,其中包括向空中巴士公司购买102架客机,价值140亿美元。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与胡锦涛主席的会晤中承诺要打击贸易保护主义,同中国一同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他说:“英国将继续在欧盟中坚持向中国贸易敞开怀抱的立场,不修建贸易壁垒。”英中两国在卡梅伦访华期间签订总价值高达17亿英镑的新商务合同。 ——新浪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并对这一政策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国提高关税的目的及其给当时世界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主张贸易自由、经济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