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人殉现象仍相当普遍,战国时期上有余风,其中以秦国人殉之风最为兴盛,东周列国与秦国人殉较为接近的是保存了东夷人习俗的齐国,但人殉规模还是比秦国稍逊一筹,而齐国一山之隔的鲁国,人殉现象就很少。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人殉制得以维持的关键 B. 生存环境和社会阶段影响社会习俗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 D. 周礼文化与儒家思想决定社会习俗
|
2. 难度:中等 | |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C.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
3. 难度:中等 | |
明代大学士徐阶说:“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漕运者,盖国之大计也。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的分离存在矛盾 C. 明朝商品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D. 保障漕运是明朝维护统治的根本大计
|
4. 难度:中等 | |
中美《望厦条约》明确规定鸦片为违禁货物,禁止美国商人及他国悬挂美国国旗从事鸦片贸易。这主要是因为 A. 鸦片贸易违背国际道义 B. 美国人民和传教士反对 C. 忙于西进运动侵华受限 D. 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
|
5. 难度:中等 | |
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伤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这主要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 B. 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 C. 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D. 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
|
6. 难度:中等 | |
《新学伪经考》初刻于1891年秋七月,1894年遭清政府禁毁,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中再刻并进呈光绪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毁。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是西学东渐的开山之作 B. 屡遭禁毁实际影响有限 C. 其“伪经”系指今文经 D. “新学”之“新”并非新旧乃是国号之意
|
7. 难度:中等 | |
“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也有土药烟灯捐。要办铁路为的哪一件?怕的是外国人来占路权。”这首歌谣表明 A. 清朝统治不得人心 B. 保路运动胜利在望 C. 武昌起义已经爆发 D. 风俗习惯影响革命
|
8. 难度:中等 | |
1935年3月5日,南京特别市市长石瑛签发训令,严禁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于未删正前在南京销售,并签发公函称:“按武穆之精忠与秦桧之奸邪,早为千秋定论。该书上述各节遮拾浮词,妄陈瞽说,于武穆极丑低之能,于秦桧尽推崇之致,是何居心,殊不可解。”这表明 A. 国共严重对峙 B. 民族危机加重 C. 汪伪投降日本 D. 国民革命兴起
|
9.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描绘一雅典公民:“我可总是头一个到场……一个人坐好了以后,只好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打哈欠、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画画符、拔拔鼻毛、算算数目、想望着田园、想望着和平。”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民众的义务 D. 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
|
10. 难度:中等 | |
詹宁斯描述某国体制:“……首先是作为特别措施召集的,然后发展为一般惯例,最后变成了一种义务。它起初是辅佐性的,后来僵持不下,经过两次革命之后,最终赢得了最高地位。大臣在开始是作为书记官或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是以国王的名义作为国王的代表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在必要时才向国王请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描述的是德国近代政治体制 B. 走了条疾风暴雨的变革之路 C. 尊重传统与适时变革相结合 D.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
11. 难度:中等 | |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恩格斯的这一分析,主要是基于 A. 唯物主义 B. 时空观念 C. 史料实证 D. 历史解释
|
12. 难度:中等 | |
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尽管“完美”的竞争是不存在的,但“竞争的优势不取决于它的‘完美’”,甚至是相对不完美的市场所产生的结果也要比任何所知的替代物要好。下列措施与之相吻合的是 A. 加强金融管制 B. 增加民众福利 C. 减少财政支出 D. 扩充国有企业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3个月里,同11个国家建交,它们均为苏联阵营的国家。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其中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国家。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亚洲国家中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北朝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随后是印度和缅甸。由于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国家,中国领导人从交往中得到的经验是不同的。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领导人是从与印度等国的交往中和从这类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态度中,逐步获取经验并确定了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中国与印度的协议中首先提出,绝非偶然,它揭示了中国领导人认识国家关系问题的内在逻辑。 材料三当周恩来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多边外交舞台上时,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也必须被置于有关政策的中心位置。正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周恩来不仅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和法国维护殖民统治利益的企图,而且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了关于印度支那三国是“统一的整体”、不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军等主张和在临时分界线问题上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周恩来的努力明显地展现出新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当它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也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历史的发展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最终形成。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洪分析,造成材料中所述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互项原则在中印协议中首先提出的目的何在?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艺复兴是发生在具有良好的教养和悠久的古典文化传统的拉丁文化圈里的一场阳春白雪的思想解放运动,从头到脚都流露出一股雍荣华贵的贵族气息。发生在日耳曼文化圈中的宗教改革则是一场下里巴人的群众运动。……宗教改革的主要成就并不表现在优美典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中,而是表现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领域中,表现在朴素的世俗社会和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只有宗教改革才是西欧社会转型的真正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清两代,州县按官缺制度授官。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千差万别洲县官缺自然存在着肥美苦瘠之分。从清道光朝始,一些省陆续将辖区内条件恶劣的州县、佐杂之职设为苦缺,并上报中央获得正式批准。从道光二十三年到同治八年,山西省分期分批逐步报批了21个州县苦缺及十五个佐杂苦缺。河南省在道光二十一年时已有淇县、考域、信阳等地列入苦缺。道光七年,包世臣探讨如何治理山东省时曾吉道:“……旧名七大苦缺,免派一切摊捐银两,仍每年每缺派邻县协济办公银二千两。”清政府从开始时的极力反对到后面的公开批准地方设立苦缺,试纸上是对地方督抚人事权膨胀的一种迁就和默认,就全局看,设立苦缺仅是一种无奈的权宜性措施,非但无助于地方问题的根本解决,反而引发了地方候补试用官员的奔竞之势和地方吏治的进一步腐败。 ——摘编自王丽《清道光朝苦缺制度探微》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道光朝苦缺制度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道光朝实行苦缺制度的原因。
|
16. 难度:中等 |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战前后,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与法西斯德国签订了友好条约,但在战争发生后却没有追随轴心国集团参战,而是奉行中立政策。佛朗哥说:“我不能为了报恩而把我的祖国拖进一场毁灭性的战争中去,而且这场战争的结局还很渺茫。我永远感激他(指希特勒)给我的帮助,但是我没有必要用西班牙人民的鲜血作为报答,拿祖国的独立去冒险。” 后来丘吉尔指出:“我们从西班牙那里得到的简介版主对我们具有极大的意义,贸易是宝贵的,利用阿尔黑西拉斯停泊地和利用直布罗陀周围的中立地区对我们既有价值,特别是在采取有名的“火炬”军事行动以前的危机中更是如此。德国人想占领直布罗陀,由此进入非洲,西班牙度这种均是行动拒绝给以方便,佛朗哥将军对待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方式是忘恩负义的不朽范例。” ——摘编自倪学德《近年来国内关于二战时期西班牙中立问题的研究》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二战中西班牙中立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中立的影响。
|
17. 难度:中等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高祖武皇帝,讳霸先,其本甚微,少俶傥有大志,及长,好读兵书。初仕乡为里司,后至建邺为油库吏,徙为新喻侯萧映传教,勤于其事,为映所赏。及映为广州,帝为中直兵参军。土人李贲连结数州豪杰同时反,……帝率精兵救之,贼众大溃。梁武帝深叹异焉,授直阁将军……除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二年冬,侯景寇逼。三年,帝帅师发自豫章。时僧辩已发盆城,会帝于白茅湾,乃登岸结坛,刑牲盟约。景众大溃。帝镇京口,进位司空,四年讨王僧辩,僧辩就擒。十一月己卯,齐遭兵入石头……帝领铁骑自西明门袭之,奇人大溃。……三月戊戌,齐遣军十万出栅口,向梁山。帝命众军攻之,齐军大溃,虏得帅四十六人。九月,进位丞相、镇卫大将军。辛未,梁帝逊于别官。帝谦让再三,群臣固请,乃许之。 ——摘编自《南史·陈本纪》 材料二卞孝萱评论说:“在南北朝北强南弱的形势下,誓不投降,智勇抗敌,保卫南方最后一个汉族政权和中华传统文化最有功的陈霸先,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朱子彦《论陈霸先的功业与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霸先建立陈朝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陈霸先的功业与历史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