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十中、南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D.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D.打破了世袭特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是法国1 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814)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直接目的是

A. 否定巴黎公社    B. 确立共和政体

C. 阻止保皇派复辟    D. 建立君主立宪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A. 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 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C. 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D. 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世界通史》载:“(俄国)临时政府的表现证明它无力处理它面临的问题。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似乎并不理解战争所造成的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包括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工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人民要求和平与面包 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军队 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

A. 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了权力高度集中导致领导专制、滥用权力和腐败等问题。该讲话体现了共产党人(     )

A. 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充分重视    B. 对腐败问题的充分重视

C. 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    D. 开始了新时期政治体制的改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领导者》一书中说:“‘然而他(指周恩来)在70年代初便看到要从根本上对中国的国际统一战线进行重建和扩大,还为当代中国的开放政策奠定了基础。作者认为周恩来此时的外交活动

A. 开始突破意识形态界限    B. 丰富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建交原则

C. 拓展了中国外交的领域    D. 迈出了中国全方位开放第一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A. “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B. 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

C. 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

D. 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由于包工头克扣工钱罢工将近一年,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司法介入暂告结束的。康熙五十四年踹匠再次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清政府以 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立石严禁。这反映该历史时期

A. 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    B. 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

C. 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    D. 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

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13.4%

1921—1926年

-4.5%

1927—1936年

8.7%

1937—1945年

-2.45%

 

 

A. 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 抗战期间民族企业遭沉重打击

C. 十年内战期间民族工业仍有所发展    D.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及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出

报刊

文章

《农村工作通讯》

《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

《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湖北日报》

《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

《大众日报》

《不容开历史倒车》

 

 

A. 媒体宣传对改革具有双重作用    B. 改革必须坚持阶级斗争

C. 媒体对改革缺乏责任意识    D. 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才女张爱玲曾发出如此感叹:“我们不大能够想像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大清朝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清朝的服装体现出专制统治的特征    B. 清朝女人的服饰极具民族传统特色

C. “迂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外国侵略    D. 清朝仍存在着严格的男尊女卑观念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           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依次是“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应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斯大林模式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 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 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 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朱熹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 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 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 明确学生的最高学术目标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是

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因信称义致良知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 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 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格局”状态,没有形成整个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 欧洲共同体的严重排他性    B. 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失衡

C. “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立    D. 欧洲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 经济危机的发生    B. 垄断现象的出现

C. 城乡差异的扩大    D. 工人运动的兴起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这说明

A. 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武器    B. 战争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

C. 电脑技术在战争中起很大作用    D. 现代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性质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B.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C. 颁布有利于工人的劳动立法

D. 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科学的旅程》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 “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 “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祇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中山先生认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

B. 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C. 满清专制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

D. 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与互斥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A. 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B. 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 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D.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  )

A.古典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村料一:1815年,英国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而因为麦价很少高过80先令,一般都在50-60先令之间,所以《谷物法》一直是起作用的。

——据夏炎德《欧美经济史》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的原因。

材料二: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地,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64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在1846-1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多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2)从材料二看,《谷物法》的废除表明英国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谷物法》废除后,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英国市场,使英国农场主受到外国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各种农业机器陆续出现,并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在推广优良畜种、增加程植品种、改进排水方法等方面也都有进展。1850-1870年间,英国农业产量增加一倍。

——据刘淑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谷物法》废除后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二战后现代化发展模式殊途同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945年之后,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联,所有的资本都由国家拥有,按照需要提供给管理者和工人,所有的生产和交换都由公共权力机构预先制定计划。在苏联式社会主义中,政府的角色是无所不包的。另一端是由美国来代表的,这种体制之下经济交换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由私人所有,而私人所有者自己来选择投资渠道并决定工作机会的提供。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都不是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也是通则,只不过政府干预的程度有所不同。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美国体制的主要缺陷则是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安全面对着的威胁。在“二战”后的年代里,美国人力图纠正其缺乏经济安全的问题,其努力之巨,远远超过苏联人在纠正其缺乏自由的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

——摘编自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苏的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任意一国经济体制的利弊。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调整?为改变材料所述现状,苏联作出了哪些努力?

(3)指出苏联模式对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有何影响?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但丁•阿利格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观察下图

(注:图中间是一个天平)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请问材料一体现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2)请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对材料二进行解读。

(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政体?材料三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