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易·系辞下》:“包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三国谯周《古史考》:“神农作市,高阳氏衰,市官不修,祝融修市。”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我国古代的“市”起源悠久    B. 神农时官府已开始垄断商业

C. 当时“市”被限制在固定区域    D. 当时的“市”并无时间限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

时间

契约张数

使用通货的类别和次数

洪武至宣德年间(1368-1435)

42

宝钞27、布12、稻谷1、银1

正统至弘治年间(1436-1505)

123

布31、稻谷3、银89

 

 

A. 货币经济发展尚未成熟

B. 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

C. 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 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汉武帝时期“建酒榷以赡边”对酒实行专卖,但十七年之后重新允许民间酿酒,自由买卖,而国家对酒征税。东汉政府沿用对酒征税的制度,但常因水旱灾歉,宣布禁止酿酒。两汉时期酒政的变化表明

A. 商业发展推动了政府政策调整

B. 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C. 重农抑商是政府决策主要依据

D. 酒政成为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材料反映了

A. 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B. 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

C. 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    D. 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材料反映了

A. 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B. 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

C. 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    D. 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部分统计资料

年代

商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

53

4697

103

28000

1895﹣1913

463

90801

136

103153

 

该材料不能够说明

A. 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B. 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C. 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民族工业    D. 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据学者统计,从1860年到1936年,小农家庭的手织布在棉布消费总量中从96.8%下降到38.8%,自给率从46.1%下降到28.7%。小农家庭棉花自给占棉花消费总量的比重从69.4%降至10.9%。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中国的小农经济

A. 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封闭、孤立状态

B. 在近代中国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

C. 趋于破产并将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D. 与市场、商品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1919年,中国对欧洲国家商品进口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868年的33.4℅下降到11℅.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当时资本输出成为主流

B. 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

C. 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D. 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此时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由县委讨论,最后又由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A. 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完全虚构

B. 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C. 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D. 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1973年,周恩来说:“台湾有一个高雄港是自由港,没有税,吸引外资带着原料去建厂,利用台湾的廉价劳动力、劳务费,然后把商品回销外国,这样很多外资去台湾投资。”同年,陈云提出:“要把一些界限划清楚,如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做工作不要被那些老框框束缚住”。这些主张

A. 表明了建立自由港吸引外资的愿望

B. 明确了利用外资和自力更生的关系

C. 强调了打破贸易壁垒扩大市场的需求

D. 蕴含了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理念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观察《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大于指数主要得益于

A. 国企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 对外开放吸引了外企投资    D. 我国五年计划目标制定的科学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1902年清廷颁布《劝行放足歌》诏书:“照得女子缠足,最为中华恶俗。惟当缠足之时,任其日夜号哭。对面置若罔闻,女亦甘受其酷!为之推原其故,不过扭于世俗。意为非此不美,且将为人怨怒。务各互相解释,切勿再事拘囿。”这从实质上说明

A. 世俗偏见阻碍社会进步

B. 清末女子普遍放足

C. 清政府顺应近代化潮流

D. 清末政府迫令放足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新式小车”是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

B. “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

C. “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D. “新式小车”已经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的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关于新航路的评论明显不符合材料意图的是

A. 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与融合

B. 给亚非拉地区带去了灾难

C. 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D. 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止是技术上的,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卢卡斯教授的话说,历史上第一次人们开始无所畏惧,“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作者主要想说明工业革命

A. 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B. 带来技术突飞猛进

C. 增强改造自然能力    D. 促使科学奖项设立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1777年时,英国国民收入总额中,农林业占45%,工矿业占24%;1850年时,农林业下降到20.3%,工矿业则上升到34.3%……与此同时,工业、商业、金融、证券等资本主义化产业资本则从20.8%上升到48.9%。”这主要表明

A. 机器工业使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急剧变化

B. 英国发展国民经济非常注意全面性

C. 工厂化使英国的生产日益趋向社会化

D. 产业资本比商业资本更能带来商业利益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 加大政府开支,实现充分就业

B. 减少政府的干预,削减国有化比重

C. 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 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授权总统为扩大对外贸易,可以与外国签订互惠贸易协定,可以在现行关税上下50%的范围内调整关税。该法还规定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从而使双边协定达到了多边开放的效果。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该法

A. 是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产物

B. 推动了美国贸易自由化进程

C. 是政治霸权在经济上的体现

D. 突破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在西奥多·罗斯福担任总统的八年间(1901—1908),联邦政府对妨害公平竞争的跨州性垄断组织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如拆分摩根集团和洛克菲勒集团建立的北方证券公司、起诉了标准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杜邦公司等。由此说明

A. 罗斯福新政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B. 经济大危机促使美国加强经济干预

C. 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局部的干预

D. 美国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某美国历史学家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措施“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意味着美国开始与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的所谓自助、自制和个人负责的传统决裂,确立了个人有权享有社会权利的观点”。这项措施是

A. 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B. 制定公平竞争章程

C.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 帮助银行恢复信用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对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

——《中国慈善发展历史》

材料二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偿州呆障法律体系.……1941年贝汽里奇设计的社启州呆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此后瑞典发展了这些思想,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而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贝弗里奇报告成为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也为后来社偿州呆障文化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胡继哗《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福利国家”制度也日渐成为社会各个群体批到指责的对象。面时质疑,加拿大各界也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指向本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行评估和反思。而真正的转变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马尔罗尼执政时代——加拿大费雷泽研究所经济学家迈克尔•沃克认为,时加拿大失业政策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我们对人们成为失业者的支出的太多”。

——《二战后加拿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特点。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相比古代中国的社会保障,近代西方社会保障与古代中国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拿大“真正的转变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原因和所采取的措施。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美国经济发展独领风骚,秘诀在于渐进主义的改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5月,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族得到了救济。……在救济困难家族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材料二: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材料三:2004年7月,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排名榜,克林顿排名首位,之后是美国第36任总统约翰逊,第三是第35任总统肯尼迪。其他依次为里根、福特、卡特、杜鲁门、尼克松、艾森豪威尔和老布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困难家族”较多的原因,并分析美国社会救济的举措和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建设“福利社会”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克林顿排名靠前的主要理由。

(4)综合以上探究,分析美国经济发展“秘诀”的内涵所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