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海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清朝乾隆皇帝曾说:“天朝物产富饶,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反映了

A. 乾隆皇帝壮志满怀    B. 中国经济获得发展

C. 自然经济下的心态    D. 天朝上国地大物博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出汉朝

A. 实行冶铁官营

B. 开创了郡县制

C. 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D. 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曾极尽讽刺中国古代的一种对外贸易,说它对外围小国来说是一本万利的。他讽刺的是

A. 宋朝的榷场贸易    B. 元朝的对外贸易

C. 明朝的朝贡贸易    D. 清朝的民间贸易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表是我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一份开销清单,开具这份清单的人可能是

杂支清单(白银:两)

购大鱼雷艇等项

7434.8

购驾驶学生应习各种洋书

726.1

购后膛钢炮

965.8

北洋水师公费银

1576.6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有同学收集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素材,其中涉及“张謇”“短暂的春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内容。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B.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D.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 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 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D. 加剧了中国的落后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这里所说的使人们“开眼界”的应该是

A. 电视    B. 广播    C. 电话    D. 电影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 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 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比利时政府提供的贷款,从而打破了自1969年形成的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这一改变发生的背景是

A.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 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完全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英国人托马斯·曼列举了一个真正的商人所应具备的条件:应该擅长书写、算术与会计,应该熟悉各种关税等税项,熟悉汇率、修理及航海,还应掌握拉丁语等。商人的技艺和财富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西欧商人地位的崛起最先和下列哪个事件密切相关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所谓经济规则是经济时代的镜子和代言人,相当忠实地反映这个时代的现实和愿望。”最能反映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发展需求的经济规则是(    )

A.成立特权贸易公司                B.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C.对出口商予以补贴                 D.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建于1913年的纽约伍尔沃斯大厦曾是世界最高大楼,共有55层。其出现与下列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铁路的铺设    B. 电力的使用    C. 内燃机的发明    D. 化工材料的出现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清洁工停下了手中的活,两眼紧盯着自动报价机……一个能说会道的股市评论员正在讲述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一个牧场主每天买卖数千股股票。”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市场虚假繁荣    B. 工业生产过热    C. 股票投机盛行    D. 经济危机爆发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罗斯福新政期间,设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辟了许多国有林区和公园。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哪一方面的内容

A. 实施直接救济    B. 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C. 保护劳工权利    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列宁曾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当国内战争切断了我们与……产粮区的联系……不实行余粮收集制,我们就不能维持下去”。列宁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重商主义政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图是苏俄(联)的粮食曲线变化图,其中导致1921—1925年粮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宣布退出一战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斯大林体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亦称原始材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间接史料的是

A. 司母戊鼎铭文    B. 皇帝诏书    C. 《史记》    D. 毛泽东亲笔书信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其主要内容: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通过改革,英国通货膨胀率1988年降至4%。1987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1)材料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撒切尔主义”产生的背景。

(3)综上,你认为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应遵循什么原则?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