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汉朝时,儿童从七岁开始每年收“口钱”23钱,“以食天子”;成年男子每年要缴纳“军赋”120钱;所有人不定期的还要交“献税”63钱,供皇帝祭祀宗庙;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赋”若干钱,以雇人代役。这说明汉代( ) A. 编户人口成为赋税征收的唯一标准 B. 税收目的是服务皇室经费开支 C. 税收制度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D. 税收方式有利于商业贸易活动
|
2. 难度:简单 | |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 土地过度集中 B. 有田者无力可耕 C. 小农户个体经营 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
3. 难度:简单 |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开始推广 B.民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4. 难度:简单 | |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
5. 难度:中等 | |
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特赏,专利50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0年。据此推断,该章程 A. 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 B. 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C. 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D. 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
|
6. 难度:中等 | |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状况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 A. 促进内地经济发展 B. 迫使政府举借外债 C. 导致金融机构破产 D. 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
7. 难度:中等 | |
读中国经济成分结构示意图。其中 部分代表的是( ) 图1为抗日战争时期 图2 为新中国成立前夕 A.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 C.官僚资本 D.民族资本
|
8. 难度:中等 | |||||||||||||
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A. 实行三大改造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 开展大跃进运动
|
9. 难度:中等 | |
“披星戴月奔忙跑,滴滴汗珠变钢水。冲天干劲就是诗,快马加鞭就是画。” 这是一首来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一首民歌,与此民歌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 C. 八字方针 D. 八大决策
|
10.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两幅新中国宣传农村的海报,从中可以看出 A. 都基于土地所有制形式上的根本变革 B. 农民生活水平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C. 都是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有益探索 D. 都对未来农村建设规划了美好蓝图
|
11. 难度:中等 | |
针对1962年以来农村地区出现包产到户的新情况,邓小平表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说明当时中国农村( ) A.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 B.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 C.经济政策有所调整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2. 难度:简单 | |
“可以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线的区域,实行类似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材料中的“区域”是 A. 特别行政区 B. 民族自治区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浦东新区
|
13. 难度:简单 | |
某学者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依次选取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的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B. 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 C. 新式教育使女性思想解放 D. 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
|
14. 难度:简单 | |
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故其谋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 ) A. 谋求义利兼顾 B. 追求商业利益 C. 开辟谋利途径 D. 关注时局政治
|
15.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引起“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商业革命”的影响 D. 亚洲人口的膨胀
|
16. 难度:简单 | |
1774年,路易十六上台时,杜尔阁应邀参加内阁,并被任命为内阁大臣.为他进行经济改革取得了实验场所,他提出并采取的改革计划包括取消徭役制、取消手工业行会,开放谷物国内自由贸易以及改革不合理的粮食税法、粮食运输规定、动物油专卖制等。杜尔阁的主张 A. 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B. 代表了重商主义学派 C. 体现了凯恩斯主义思想 D. 代表了封建地主的利益
|
17. 难度:简单 | |
1768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制成了水力纺纱机,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下列列对这一“重大的进步”的评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B.使人类摆脱了对自然力的依赖 C.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开端 D.促使人们更加重视机器的利用
|
18.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 B.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D.运输和通信手段革新
|
19. 难度:简单 | |
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当时政府( ) A. 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C. 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 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
20. 难度:简单 | |
1934年1月,《华盛顿星报》刊登了漫两《新政疗法》: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 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如果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当然会改变治疗方法”。这里强调的是 A. 行政权力的扩大 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蓝鹰运动效果显著 D. 政府全面管制经济
|
21. 难度:简单 | |
在“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己的社会风气中,欧洲的经济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1945年以后,莫内、斯佩克和哈尔斯坦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创造“新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 A. 国家干预经济机制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D. 欧洲一体化
|
22. 难度:简单 | |
2013年4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召开贸易部长会议,会上贸易部长们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享信息,并承诺到2016年将关税削减到5%或以下。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A. 将建立统一的亚太区域市场体系 B. 把对抗欧盟作为该组织的重要任务 C. 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 D. 将会完全消除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
|
23. 难度:简单 | |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24. 难度:简单 | |
英国历史学家阿德诺·汤因比认为,未来的人类只有走向一个“世界国家”,才能避免民族国家的狭隘,以及为追求狭隘国家利益而带来的冲突和灭亡。该观点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具有指导作用体现在 A. 现代化就是欧洲化、西方化过程 B. 现代化进程是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竞争 C. 通往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抛弃本国传统 D. 要做到本国利益与世界利益互相协调
|
25. 难度:压轴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一代,人口激增,其主要原因,除升平之日较多外,为当时帝皇之奖励早婚与发展农业,高祖之后为惠帝,惠帝在位积极采取人口增加政策。依当时之法律,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有罪,罚出五算(汉代人头税.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而产子者或二岁之间免役使,或复三年之算,怀妊者与谷二斛。 ——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失调者汉初的人口政策》 材抖二 工厂制度是以机器生产为主的,生产对休力和劳功技能的要术降低了,使大批童工和女工进入劳动力市场,童工的经济价值充分显砚。……工人为了生存.只有提高早婚早育和多育率,从而不断地为资本家提供劳动力后备军。福调查.1740 ~1790 年,英国初婚平均年龄25.3 岁,1780~1820年降到24.2岁。……从1795年开始,政府先在南部、后在全国推行斯品汉姆兰法,此法规定按人口和物价状况领取救济金……儿食实际上成为一种收入的来源,因而刺激了人口出生率增长。 黄光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报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政府增加人口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出生率增长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血知识,谈谈你对人口增长的认识。
|
26.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材料二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自幼对机械兴趣浓厚,视爱迪生为偶像。16岁离家出走,到底特律追寻理想。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经过12年努力,1891年进入爱迪生公司,并成为发电机总工程师。他逐渐认识到汽油机才是未来主要动力,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 ——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的事业发展之路一成一败的原因。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材料二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自幼对机械兴趣浓厚,视爱迪生为偶像。16岁离家出走,到底特律追寻理想。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经过12年努力,1891年进入爱迪生公司,并成为发电机总工程师。他逐渐认识到汽油机才是未来主要动力,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 ——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的事业发展之路一成一败的原因。 【答案】(1)张謇:弃官从商,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依靠官府支持;产业种类丰富;热心公益事业.福特:少年理想,依靠自主创业;执着于汽车产业;以大众化、平民化为目标;注重技术创新. (2)张謇失败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遭受双重压迫);小农经济仍占主体;缺乏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张謇个人投资过大,经营不善.福特成功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注重创新;美国社会稳定,政策适宜;社会消费的迅猛发展;福特个人对市场把握准确. 【解析】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謇:由材料一中的“于1894年状元及第”“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可以得出其特点之一是弃官从商,以实业救国为己任;由“张骞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可以得出依靠官府支持;由“兴办纱厂,开办肯姆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可知产业种类丰富;由“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可以得出热心公益事业。福特:由材料二中的“自幼对机械兴趣浓厚,视爱迪生为偶像。16岁离家出走,到底特律追寻理想”得出少年理想;由“他逐渐认识到汽油机才是未来主要动力,辞职创办汽车公司”得出依靠自主创业;由“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第三家福特公司”可以得出其执着于汽车产业;由“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可以得出以大众化、平民化为目标;注重技术创新。 (2)张謇: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人的事业发展之路的成败原因首先应该结合材料中提到的时间来结合所学相关知识中的时代特征来分析。张謇:需要结合材料一中的“(1853——1926年)”来确定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总体的时代特征,然后分析这个时代背景之下,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比如当时中国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长期的战争和军阀割据使得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够稳定都是其中的原因。然后结合材料一中的张謇所开办的企业数量很多而且最终“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而导致失败得出张謇自身方面的原因。福特:根据材料二中的“19世纪末”“1903年”等信息可以得出福特的创业是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再结合这一时代背景和美国的国情可以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注重创新;美国社会稳定,政策适宜。由材料二中的“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还可以得出社会消费的迅猛发展;福特个人对市场把握准确。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张謇的创业特点及其结果、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福特的创业特点及其结果分析 【题型】连线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材料二:(斯大林时期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 (2)材料二中的“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西方经济的崩溃”蔓延时,苏联为什么没有受到较大冲击?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模仿”指的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材料二:(斯大林时期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 (2)材料二中的“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西方经济的崩溃”蔓延时,苏联为什么没有受到较大冲击?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模仿”指的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1)表现: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农业集体化。特点:经济方面,所有制形式为单纯的公有制;管理体制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 (2) 历史事件: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苏联经济自成一体,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模仿: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3)计划要与市场相结合;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中要借鉴别国的经验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际考查的是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采取的措施: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农业集体化。特点从斯大林模式在在经济、政治方面的表现考虑。 (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斯大林时期的)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中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苏联没有受到较大冲击的原因从苏联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及其体制考虑。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模仿”从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得的成功考虑,即国家对经济加强进行干预。 (3)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的经济改革要吸取的经验教训应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及借鉴别国的经验的角度分析。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经济改革 【题型】连线题 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二: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