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战国时期出现的国家授田制度,即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户籍中的户口数,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这种授田制 A. 促进了庄园制类型经济的发展 B. 导致了租赁关系盛行 C. 有利于提高受田者生产积极性 D. 消除了土地兼并隐患
|
2. 难度:困难 | |
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 A. 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 B. 长途贩运贸易己经出现 C. 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 D. 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
|
3. 难度:中等 | |
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家贾所乘。这表明在当时 A. 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 B. 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 C. 农民贫困导致政府遏制商人 D. 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
|
4. 难度:简单 | |
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 A. 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 B. 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 C. 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 D. 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
5. 难度:中等 | |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
6. 难度:中等 | |
王阳明认为:“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已,则千经万典,颠倒纵横,皆为我之所用。据此,王阳明 A. 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 B. 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 C. 认为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 D. 主张用儒学经典指导实践
|
7.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唐宋律令对丝织品输出规定的比较。由此可知 A. 唐宋时期对外贸易繁荣 B. 宋代不再对外贸进行监管 C. 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 宋代丝织品质量明显下降
|
8. 难度:中等 | |
宋代徐州冶铁业计有“三十六冶……冶各百余人”;信州铅山等地铜铅矿作坊主人“常雇募集十余万人……得铜铅数千万斤”;韶州铅银锡等矿区“四方之人弃农……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从材料可以看出 A. 宋代各地手工业规模明显扩大 B. 宋代手工业内部分工更加明细 C. 宋代手工业保持世界先进地位 D. 宋代手工业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9. 难度:中等 | |
《史记·货殖列传》描述秦汉时期“(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火耕而水耨,”而到东晋南朝时己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变化与下列哪则史料相关 A. “今有劲卒百万,文武如林,鼓行而摧遗晋,若商风之陨秋箨。” B. “人伫鸿雁之歌,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 C. “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氓,播徙江外。……百郡千城,流寓比室。” D. “嗣后各省开星荒地,俱再加宽限,通计十年,方行起科”
|
10. 难度:中等 | |
乾隆时期,苏州账房“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账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持账房为生”。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A. 手工工场已普遍开设 B. 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 C. 账房就是手工工场主 D. 行会对丝织业生产进行漏斗
|
11. 难度:简单 | |
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漸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走就出現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中国传统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C.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D. 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
12. 难度:中等 | |
上海机器面粉工业,始于1897年开办的英商开办的英商增裕面粉厂。中国民族资本机器面粉厂1913年共有11家。为保证原料供应,这些面粉厂纷纷派人到产地设庄收购,小麦价格逐步上扬,促使农民扩大了小麦种植面积。材料说明 A. 上海开埠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B. 列强侵略促使民族工业诞生 C. 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相互推动 D. 英国侵华助推上海面粉加工
|
13. 难度:中等 | |
李鸿章在两江总督任上开设了金陵机器制造局,左宗棠则以闽浙总督的身份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在各个地区性集团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合作和协调,即使这些大员调任他所,他们继续与从前创办的企业保持着私人联系。材料意在说明在洋务运动中 A. 军工企业成权力根基 B. 企业运作老式落后 C. 地方官员腐败无能 D. 企业管理程序混乱
|
14. 难度:中等 | |
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A. 自然经济抵制使英国商品滞销 B. 中同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 C. 机器生产优于传统的手工生产 D. 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
15. 难度:困难 | |
根据民国惯例,募集社会捐赠救灾恤难的途径主要有:政府公务员薪金扣减充作赈捐,向中外各团体及个人募捐等。1913年民国政府规定:“凡捐款逾一万圆或募捐逾五万圆以上者给特别奖章,凡捐款逾五千圆或苏捐逾三万圆以上者给一等奖章……凡应给娠抚奖章者随给执照以资证明”。这说明 A. 以工代赈举措具有时代特色 B. 赈灾政策长期持续实效显著 C. 救灾资金中社会捐赠比重大 D. 政府发挥调配社会资源功能
|
16. 难度:困难 | |
从西方工业近代化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其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条:一是从银行融资,二是设立股份制公司吸引民间资本。而洋务运动偏偏这两条路都行不通,从而决定了它最终崩溃的命运。这一现象说明 A. 洋务运动缺乏有力资金支持 B. 财政危机影响近代化发展 C. 中国工业化道路具有特殊性 D. 西方发展经验不具借鉴性
|
17. 难度:中等 | |
盛宣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固以传通军报为笫—要务,而其本則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根据材料推断,盛宜怀认为应如何发展近代电讯亊业 A. 引进西方电讯技术 B. 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 C. 结合商业化运转推动发展 D. 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
|
18. 难度:中等 | |
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其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文件 A. 反映出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B. 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C. 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
|
19. 难度:中等 | |
1965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到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交工业布局。”形成了一个长达三年的三线建设和工业大内迁时期,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兴建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建成3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材料表明 A. 对国际局势的正确判断是促进城市化和改变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B. 对国际局势的错误判断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化和改变工业布局 C. 对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的调整促进了城市化和改变工业布局 D.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伟大决策促进了城市化和改变工业布局
|
20. 难度:中等 | |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則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革中国的面貌。”出现如上现象的原因是 A. 中国农村实行土地私有化政策 B. 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中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
21. 难度:中等 | |
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 A. 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 B. 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 C. 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 D. 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
|
22. 难度:简单 | |
当时,美国各州之间关税壁垒的存在阻碍着经济发展,如果某州为了维护自己的政府和资源而征收关税,它的邻近州就有许多诱惑去采取自由贸易制度,将更大份额的国内外贸易吸引到自己那里去。这种状况表明当时美国 A. 邦联政府软弱无力 B. 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 C. 具有浓厚的重商主义思想 D. 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
|
23. 难度:中等 | |
租让制理论是列宁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列宁说:“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合同”。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 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 C. 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D.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24. 难度:困难 | |
下表反映了二战后美国与欧洲之间贸易“经常项目”(商品和劳务项目)的变化情况。这一现象 A. 催生了欧洲复兴计划出台 B. 与杜鲁门主义的援助有关 C. 使欧洲清偿能力日渐增强 D. 有利于美国扩大欧洲市场
|
25. 难度:压轴 | |
1962年9月,利别尔曼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文章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这一文章的发表 A. 表明苏联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 表明扩大企业自主权已为苏共中央所认可 C. 推动了苏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推动了赫鲁晓夫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
|
26. 难度:中等 | |
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介绍: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后来将蒸汽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詹姆斯·瓦特的儿子小瓦特……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据此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A. 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 B. 取决于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保护 C. 取决于瓦特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 D. 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27. 难度:简单 | |
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 B. 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D. 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
|
28.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10亿美元)。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的依据是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B. “经济复苏”局面的出现 C.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失灵 D. “福利国家”政策的破产
|
29. 难度:简单 | |
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 A. 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B. 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C. 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D. 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
30. 难度:中等 | |
黑天鹅的存在寓意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2016年三大黑天鹅事件:英国退出欧盟,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这些事件说明 A. 经济全球化是发展潮流 B. 大国强权政治不断碰壁 C. 全球化不是一帆风顺的 D. 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是英国社会转型的世纪,银行业的兴起,解决了当时英国在财政、工业等领域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从而推动了英国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英格兰银行的组建本身就是为了解决战争时期的国债问题,当英格兰接管并经营政府国债之后,英国形成了一套良性运转的国债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政府财政赤字问题,为英国确立殖民霸权提供了保障。 ——刘金源《论18世纪英国银行业的兴起》 材料二1912年2月5日,中华民国南索临时政府在上海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上设立中国银行,标志着中国银行诞生。中国银行诞生于山河破碎之时,崛起于乱世之中。中国银行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唯一的100年银行,与其在政治上的贡献密不可分,在推翻北洋政府、抗击日本侵略中,中国银行做出了努力与贡献。1916年中国银行成功抵制袁世凯政府的干扰控制之后,走上商办发展道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银行业务也由过去的主要投资公债转向投资实业。中国银行维护中国金融权益,首先推进中国金融现代化,在中国金融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银行界领袖的中国银行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银行和英格兰银行产生的背景。指出中国银行产生的背景与英格兰银行产生背景的最大不同点。 (2)依据材料,概括说明英格兰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历史作用。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丰富。以下为几则历史笔记资料表 ——选编白姚继荣《唐宋历史笔记论丛》 阅读上表,请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简述你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注:史料价值是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史料种类、来源、形式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
|
33.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最多的国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70年代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活力不足,“老大帝国”的包袱沉重,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和滞胀,被世界经济界称为“英国病”。 1979年,保守党上台执政。一方面紧缩财政,放松政府管制,鼓动市场竟争,积极引进外资,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1997年以后,布莱尔领导的工党上台执政,在继续倡导市场自由竟争的同时,推行了鼓励研究开发与全球化的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被称为‘英国模式”的社会改良。改革主要涉及亏损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以及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 1995年以后,改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那些必续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待经营的企业也包括进来。主要包括公共运输系统和邮政系统。将企业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种形式要求资金市场有效地运转以吸收股票投资。 ——摘编自吴敬琏(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材料二1978年开始,国家提出“扩权让利”改革。国家在计划体制内逐步调整国企与政府之间的经营管理权和利益分配。政府把国有企业一部分生产经营管理权放给企业自主支配,并且把一部分利润让出,不断放松管理体制,提高国有企业竟争力。!1984年,对国有企业实行“利改税”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1993年,国有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目标,不断深入改革。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强调明晰产权,政企分离,完善科学的管理企业。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股份制改革成为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趋势。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导致“英国病”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国企改革措施的异同点。
|